孟慶山(1906~1969)蠡縣孟家莊村人。自幼務農。1925年因生活貧困參加國民軍第二十六軍,歷任排長、連長、副營長等職。1931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后編入中國工農紅軍,任紅軍二、三軍團副團長、團長等職。193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土地革命和第三、四、五次反“圍剿”及長征。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孟慶山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回河北省組織抗日武裝,并先后擔任中共保屬省委軍事委員、河北省游擊軍司令員兼第一師師長。他用兩個月的時間,組織起河北游擊軍第一師、第二師、二十九大隊,清(苑)蠡(縣)高(陽)游擊大隊,蠡縣游擊第三、五大隊,無極、藁城、定縣的抗日義勇軍支隊,安新、任丘等7個縣的人民自衛團。至1938年1月,河北游擊軍已組建游擊支隊12個,游擊師3個,直屬團3個,指戰員共25000余人,在當地人民群眾支持下,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孟慶山任冀中省委委員兼省軍事委員會主席、河北游擊軍司令員等職。
1938年,人民自衛軍司令員呂正操率領的5000余人抗日隊伍在平漢鐵路西整訓后返回冀中,兩軍配合作戰,解決了10多股漢奸土匪武裝,并組織北上先鋒隊,開辟大清河北地區。同年4月,兩軍并肩作戰,粉碎了日軍對冀中的第一次“掃蕩”,基本控制了冀中平原。同年5月,根據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命令,人民自衛軍、河北游擊軍統一改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并設冀中軍區,下屬4個軍分區。孟慶山任八路軍第三縱隊副司令員兼八路軍冀中軍區副司令員,中共冀中省(區)第四特別區區委委員和第四軍分區(后改為九分區)司令員。孟慶山協同呂正操領導冀中抗日軍民,英勇頑強地堅持游擊戰爭,連續粉碎了日偽軍的五次“掃蕩”,消滅和改編了當地的一些雜牌軍,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根據地。
1945年,孟慶山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是年8月,孟慶山任冀中軍區副司令員兼冀中軍區人民武裝部部長、中共冀中區第九地方委員會常務委員、冀中軍區第九分區司令員等職。在解放戰爭中,協同冀中軍區司令員楊成武、孫毅領導冀中野戰部隊解放了冀中,并在解放太原和平津戰役中立下功勛。
1949年8月,孟慶山任中共石家莊地委常委、石家莊軍分區司令員。1950年10月,任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1969年2月17日在天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