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哲民(1908~1983)完縣(今順平)賈各莊村人。1924年在完縣高小畢業后,考入保定直隸省立第二師范學校讀書,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畢業后,在完縣、易縣等地教書,做黨的地下工作。后與黨失去聯系,1933年到張家口參加抗日同盟軍。在同盟軍衛戍政治部從事抗日宣傳工作。抗日同盟軍失敗后,于同年9月返回完縣,先后在唐縣師范、完縣高小從事教學工作。同時在學生中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引導青年學生參加抗日活動。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權哲民在當地聯絡愛國青年,于1937年9月組建完縣抗日政府,并出任民政科長。1938年1月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6月,調任唐縣抗日民主政府民政科長,8月任行唐縣政府縣長,積極貫徹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模范執行黨的各項抗日政策,使行唐縣的抗日工作有新的起色。1941年調晉察冀邊區四分區專員公署工作,先后擔任民政科長、秘書主任、專員、地委委員等職。
1946年張家口解放后,任張家口市社會局長,積極動員民眾進行戰后經濟恢復和生產自救,組織勞軍,支援前線的工作。1948年張家口第二次解放后,任張家口市副市長、市長,為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953年9月,任中共唐山市委書記處書記、市長,負責領導唐山市的經濟工作,認真貫徹黨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在三大改造順利完成后,又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及時把唐山市的各項工作納入社會主義建設的軌道上來。
1958年8月,權哲民調任河北省政府工業辦公室主任、省建設委員會副主任、省計劃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文化大革命”期間受沖擊。1977年任河北省計委顧問,當選政協河北省第五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1980年當選河北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在身患重病,彌留之際,仍教育親屬子女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并留下遺囑:“喪事從簡,不成立治喪委員會,不開追悼會。”1983年11月29日在石家莊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