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卿(1912~1936)保定人。早年到山東濟寧國民黨二十六路軍當兵。1931年12月14日參加寧都起義,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第十三軍。1933年6月中旬,根據中央軍委的命令,在江西永新以湘贛紅八軍為主,包括原井岡山根據地朱德、毛澤東走后留下的地方游擊團,組建成紅軍第六軍團第十七師,下轄四十九、五十、五十一共3個團,吳正卿任四十九團團長。
1934年7月,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電令湘贛省委,指示紅六軍團離開湘贛蘇區,西征到湖南中部去發動游擊戰爭,創建新蘇區。紅六軍團于10月開始西征,吳正卿參加了西征。西征途中先后經歷大小戰斗30多次,每次都身先士卒,英勇善戰,出色地完成了軍團交給的各項戰斗任務。1935年1月,在湖南澧水附近的陳家河廟包戰斗中,親率十七師的一個連去攻廟包,誘敵出堡后,用機槍火力封鎖退路。最后在紅五十一團三營和紅十八師的有力配合下,將敵一七二師大部殲滅,其旅長李廷壑被擊斃。湖南桑植桃子溪戰斗,他所在的紅十七師進到桃子溪北面的巖屋口時,得知敵陳耀漢率其師直、張鏡明旅的旅部和三四七團于午后將到達桃子溪,在這里等候桑植城的敵三四八團,準備一起逃往塔臥。在此情況下,紅六軍團軍團長蕭克立即命令紅十八師隱蔽插向桃子溪背后的萬靈山,堵住敵逃跑通路。命紅十七師沿大路正面襲擊。十八師到達預定位置時,十七師正面部隊分成兩路沖向桃子溪前面的楊家臺、李家臺,占領有利地形,圍殲桃子溪的敵軍。敵兵還沒來得及沖出大門,就當了俘虜,僅用兩個多小時就結束戰斗。除陳耀漢和他的特務連一部分逃跑外,一個師部、一個旅部、一個山炮營和三四七團全部被消滅,活捉敵師參謀長,繳獲山炮兩門。1935年7月,在湖南龍山戰斗中,十七師師長蘇杰犧牲后,軍團任命吳正卿接任十七師師長。
1936年2月,紅二、六軍團遵照中央政治局和軍委關于可渡過烏江,到黔川滇創建新蘇區的指示,在貴州石阡會議上作出到黔西、大定、畢節地區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決定后,進入黔大畢地區。此時,為阻擊敵萬耀煌縱隊從遵義地區進入黔西縣打鼓新場(今貴州金沙縣城關鎮)。十七師潛入敵后抵新場,在與敵鹽防軍的戰斗中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