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庭三(1912~1984)又名賈槐。唐縣北店頭村人。16歲考入保定河北省立第二職業學校就讀,1930年畢業,回本村任小學教員。1937年10月參加縣抗日救國動員會,北店頭小學成為接待各地抗日干部的基地。1938年去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后先后任唐縣教育科長,望都、定唐縣縣長,晉察冀邊區三分區抗援會主任,專署秘書主任,冀晉商業總店經理。任定唐縣縣長時,以強大的政治、軍事攻勢威懾碉堡敵偽軍。一次,抗日軍民向根據地運糧,他以縣長名義通知敵碉堡:“明天中午縣長親自帶隊送公糧,你們必須保證安全通過。”這天,他赤臂背糧走在運糧隊伍最前面,大批公糧在敵人據點前順利通過。
解放戰爭時期,任張家口市政府建設局長、冀熱察行署財政廳長,克服困難,籌糧籌款,保證了軍政人員的供應,完成配合遼沈、平津戰役的支前任務。北京和平解放后,先后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公用局副局長和局長、市財委秘書長、市委工業部部長、副市長、市委常委。1964年任市委書記處書記,1965年調國務院工作。在北京市的工業建設上,“一五”期間,努力抓企業基礎管理,為北京工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二五”期間,堅持從實際出發,使北京市工業避免了大起大落,并較早提出“要注重產品質量、加強企業管理”。任北京工業學校校長,為北京工業戰線造就出一大批干部。深入各地調查研究,編制全國工業發展長遠規劃,對北京工業如何向高精尖發展提出建議。
“文化大革命”中受沖擊,1971年調任中共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革委會副主任,后任省委第二書記。1978年調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三書記、市革委會副主任。1979年當選為北京市人大常務委員會主任。1982年任中共北京市顧問委員會主任。1983年10月,在中共十二屆二中全會上補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是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二、三、四、五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他根據中央指示精神,為所謂“三家村”、“彭劉反革命修正主義集團”、“馮邢特務集團”平反昭雪,調整了區、縣、局以上領導班子,恢復了一大批人的工作。賈庭三生活儉樸,1978年從貴州返京時的行李仍是1971年由北京帶去的幾只箱子。長期患心臟病仍堅持工作,直到1984年3月3日在北京逝世前,還在伏案批閱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