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德(1914~2000)清苑人。1932年考入北平(今北京)中國大學文史系。1935年,參加“一二·九”愛國運動。193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北平學生抗日救國聯合會交際部部長。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曾率領保定后援會及清苑縣部分民工,往返于竇店前線,運送傷兵、彈藥給養達20余日。1937年9月,分配到冀中抗日根據地,先后出任冀中各界抗戰建國聯合會主任,冀中軍區敵工部部長。在任冀中軍區敵工部部長期間,通過各種活動,如圍樓喊話、在日本的重要節日向日軍送“慰問袋”、印發宣傳材料,對被俘的日軍進行教育,并經過他們給侵華日軍家屬寫信等方法,瓦解敵軍斗志,使其厭戰、反戰,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不少反戰同盟支部的友人,在日本投降返國后,加入日本共產黨。1945年8月,史立德奉令去北平受降。
1945年9月初被調往中共冀察熱遼分局,出任承德市市長。在此期間,解決了市民的生活用品困難問題,成立和恢復了所有小學、五所中等學校、師范和一所大學,編寫中文、史、地課本,還對所有教師分批輪訓,親自講解《社會發展史》和《中國歷史》課程,并對避暑山莊和“外八廟”進行了保護整理。1946年9月任冀察熱遼政府的經濟部長兼長城銀行行長。1948年任錦州軍管會副主任、市長,后任市委書記兼市長。
1950年4月任中共沈陽市委秘書長。在此期間,逐步解決了市民迫切需要的一些福利事業,如增建職工宿舍,增加清潔工人和設施,增設中、小學校數量,選拔優秀教師任教,增建國營商業和消費合作社等。1954年任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局長、副主任和黨組副書記,曾對土特產品的生產和“廢品”的開發利用及組織城鄉物資交流做了大量工作,多次受到中央領導的表揚和鼓勵。“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迫害。1981年調任國務院財貿辦公室(財貿小組)副主任。2000年10月17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