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鴻志(1917~2003)定縣(今定州)大王耨村人。17歲中學畢業后,即參加抗日同盟軍。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冀中抗日人民自衛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戰士、宣傳隊隊長、營政治指導員,晉察冀軍區軍政干部學校學員。1938年部隊整編后,任八路軍冀中軍區七分區十七團政治主任、團政委。參加了百團大戰、平漢路破交戰、五一反“掃蕩”等戰役戰斗。特別是1940年12月參與指揮的宣村伏擊戰,殲滅日軍100多人,炸毀汽車40輛、坦克1輛、重炮7門,并使平漢鐵路運輸中斷了3天。為此,作為團政治主任的孫鴻志與團長閔洪友等一起受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和副總司令彭德懷的通令嘉獎。1941年1月,孫鴻志參與指揮南龍崗反襲擊戰斗,殲滅日軍150余人,用輕武器擊傷敵機1架。這場戰斗后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團戰例選編》中的第一個戰例。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政治部組織部干部科科長,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區第七縱隊十旅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七軍十九師副政委,第一兵團七軍十九師政委,參加了保衛張家口、汾陽、太原、蘭州、扶眉、川西等戰役戰斗。在長期革命戰爭中,先后十多次負傷,其中三次負重傷,被評為一等傷殘。
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政治工作教研室教員,南京軍事學院政治部秘書處處長、直工部部長、系政委。1963年調海軍工作后,任旅順基地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1975年任廣州基地政委。1978年奉命組建海軍政治學校,任校長兼政委。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軍銜,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獲獨立功勛榮譽章。2003年9月16日在大連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