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統(1920~1992)唐縣大寺城澗村人。1938年6月參加唐縣游擊大隊。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大隊文書等職。是年11月在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教導隊學習。1939年10月后,先后任第三軍分區二團一營青年干事、四連副指導員、一營副教導員等職,參加了雁宿崖、黃土嶺戰斗。撰寫了《黃土嶺素描》,刊登于三軍分區《工作通訊》上。并編演了《黃土嶺大戰》劇本,為軍民演出。翌年,參加了百團大戰。1941年5月任三軍分區二團政治處青年干事,11月任二團二營六連指導員。1942年1月任二團四連指導員。9月,在日軍對抗日根據地進行殘酷“掃蕩”中,奉命率本連在青虛山阻擊敵人,同700多名日軍苦戰八晝夜,斃傷敵130名,四連僅犧牲3人,完成阻擊任務。1944年12月至1949年1月,先后任連指導員、三軍分區政治部宣教干事、營教導員、旅直總支書記、十二旅三十五團參謀長、一九二師五七五團副團長等職。
1950年10月任六十四軍偵察科長,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51年5、6月間,在第五次戰役中,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十九兵團偵察支隊長,率500多名志愿軍指戰員,帶電臺一部,出色完成穿插道峰山任務,成為志愿軍戰史上的典范戰例,該支隊被命名為“道峰山支隊”,王統立大功一次。1952年1月調志愿軍總部情報處工作,提供了大量準確情報,為志愿軍戰略決策起到重要作用。1956年9月當選為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8年10月回國后任沈陽軍區司令部情報處副處長。1962年到北京軍事學院學習。1963年10月任六十四軍一九一師師長。1965年11月任六十四軍一九二師師長。1968年5月任六十四軍參謀長。1969年10月任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深入工作,講求實際,足跡走遍北疆田野,基層連隊。1976年8月任吉林省軍區顧問。離休后定居保定,積極參加保定老年歷史研究會工作,任“三山”(古恒山、青虛山、孤山)考察組組長,多次登上千米高峰,尋訪古遺跡和抗日戰爭史實,數次赴唐縣訪問老區人民及當年的老戰士。著有詩集《為了這神圣的土地》。1992年8月25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