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煥彩(1884~1966)字秀臣。清苑樊莊村(今屬保定市南市區)人。少年時期入私塾讀書。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6月入保定北洋陸軍練官營學習,光緒二十九年(1903)春畢業后,在江西都督府任騎兵中校參謀官。光緒三十二年(1906)又入保定陸軍軍官學堂第一期深造科學習,光緒三十四年(1908)畢業。1913年隨江西督軍李純入贛,并授陸軍少將軍銜,任贛東鎮守使。不久晉升陸軍中將,任江西督軍署參謀長,并兼任江西造幣廠廠長、軍事測量局局長。1924年12月,江西軍務善后督辦、保定陸大同學方本仁發動變亂,驅逐江西都督蔡成勛,宋煥彩憤然偕家眷離開江西,返回故里保定,決計辭官引退,便在保定西大街秀水胡同1923年建成的“宋氏宗祠”定居下來,做了寓公。其間,為保定籌建電燈房(發電廠)、賑災濟貧等公益事業慷慨解囊,為家鄉行善。1936年夏,應保定陸大同學陳調元的邀請,聘為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全家遷往天津定居。期間,日偽當局多次上門請其出山,均遭拒絕。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任天津市政協委員。1955年被國務院聘請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因病未能進京就任。1966年病逝于天津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