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調元(1886~1943)字雪暄,又作雪軒。安新同口鎮人。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入保定北洋陸軍參謀學堂,光緒二十九年(1903)畢業。光緒三十二年(1906)入保定陸軍軍官學堂第一期深造科學習。光緒三十四年(1908)畢業后在湖北陸軍中學任地理教官。宣統三年(1911)武昌起義時離開武昌至北京,任馮國璋部參謀并南下鎮壓起義軍。馮國璋任江蘇督軍后任南京憲兵營長,隨后改任江蘇憲兵司令。1917年任江蘇七十四混成旅旅長。1920年第一次直皖戰爭后任徐海鎮守使,10月任蘇魯皖豫“剿匪”總司令。1923年5月,因順利解決轟動一時的“臨城劫車案”名揚中外。1924年8月,江浙戰爭爆發,任江蘇方面第二路軍司令,戰后任江蘇第四師師長。同年底與奉系合作,奉軍入江蘇后,任蘇皖宣撫軍第三路總指揮。1925年1月,被段祺瑞任為安徽軍務幫辦兼第四師師長,又任安徽軍事善后督辦。
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時任孫傳芳部第五方面軍總指揮,1927年3月正式就任該職。同年3月11日任武漢國民政府委員會委員,3月底任安徽省政務委員會主席,后任北伐第二路軍前敵總指揮,7月任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及常務委員,8月率第三十七軍參加保衛南京的龍潭戰役,10月參加寧漢戰爭,同月任安徽省政府主席。1928年2月7日,推舉為國民政府委員,2月13日任第一集團軍第二軍團長,參加第二期北伐,7月6日任軍事委員會北平(今北京)軍分會委員,8月參加灤河戰役,年底任第四十七師師長。1929年1月23日任首都建設委員會委員,5月18日任山東省政府主席及委員。1930年中原大戰時,任預備軍總指揮。同年11月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兼黨務整理委員會委員。1931年5月,作為軍隊特別黨部代表出席國民會議。1932年所部第四十六師及第五十五師被鄂豫皖的中國工農紅軍擊潰后,辭安徽省政府主席職。
1934年1月任贛、粵、閩、湘、鄂五省預備軍司令,4月奉命參加第五次“圍剿”中國工農紅軍中央蘇區。同年12月7日特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院長。1935年4月3日授陸軍二級上將。同年曾任華北宣撫使,11月當選中國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抗日戰爭期間曾任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及撫恤委員會主任委員。1943年夏去西北巡視,在蘭州患喉癌,返重慶醫治。12月18日在重慶北碚去世。1944年2月2日,國民政府追贈陸軍一級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