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紹濂(1890~1971)字希周,號愛蓮居士。阜平鐵嶺村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入本縣高小,畢業后考入直隸陸軍小學。1914年畢業于北京清河陸軍預備學校普通班。其間,經連長耿毅、郝仲青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同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步兵科,在學校參與組織扶群書社。1916年5月畢業后分配到山東陸軍任職,正值袁世凱籌備實行洪憲帝制,孟紹濂與書社成員投入山東護國軍,參加反袁戰役。袁世凱被推翻后,調升為直隸第一混成旅少校參謀。1920到1925年,在陸軍前敵總指揮部任中將參謀,參加北伐。
“九一八”事變后,應邀到馮玉祥部第二十九軍任軍務處處長。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1938年任第一三二師副師長兼參謀長,1939年調第三十三集團軍班干部訓練班任副教育長。1941年任教育長、集團軍總部參謀處長。1942年調任五十九軍參謀長,10月任第五十九軍中將副軍長。抗日戰爭勝利后,軍隊改編,離副軍長職。1948年淮海戰役前任第三綏靖區第五十九軍中將副軍長。
1948年11月8日率部起義,改編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三軍副軍長(軍長張克俠)。參加了渡江戰役和解放上海的戰役。后任淞滬警備司令部副參謀長。1952年轉業,歷任華東交通部副部長、中央交通部參事室主任、特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民革北京市委常委。1971年6月病逝于北京,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