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席禔(1898~1966)字惠之。定縣(今定州)人。192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地質學系,自費赴德國留學,入慕尼黑大學學習,1926年轉入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受業于古生物學家阿倍爾教授,1928年獲維也納大學博士學位?;貒髿v任中山大學教授,兩廣地質調查所技正,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北京地質勘探學院教授、副院長。留學歐洲期間,進行了古脊椎動物肉食類和無脊椎動物化石的研究,特別注重古生態學方面的特點。
1930年參加紐約美洲博物館第三次中亞考察團的工作,任中方團長。在地層學方面的重要發現有兩廣的新生代地層,貴州、云南三疊系地層,廣東連淮志留紀含筆石的地層等。論著有《內蒙古地質志》、《廣西哺乳動物化石》、《中國之中生代地層》、《貴州海相三疊系新產地》、《關于中國三疊紀地層地理與礦產研究》及《山西蓬蒂層劍齒虎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