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方(1898~1978)又名李金坡。淶水永樂村人。幼年在私塾讀書,后考入本縣師范講習所。1917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學。五四運動爆發后,積極參加保定的學生罷課活動,并到附近農村宣傳反對日本侵略,后代表保定學生會出席上海全國學生聯合會代表會議。由于長期參加反帝愛國社會活動,被學校當局開除。之后,考取北京民國大學經濟系。在校期間,大量閱讀從西方傳入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社會學書籍,并訂閱《新青年》和《響導周刊》等,開始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后,李化方經過大量調查研究,編輯出版了《五卅慘案調查記》(1925年民國大學印刷出版),書中附有死者、傷者、罷工等情況的詳細調查表,及他繪制的《南京路捕房門前肇事之形勢圖》,是研究中國現代史、帝國主義侵華史、五卅慘案史的珍貴歷史資料。1926年畢業于民國大學。1931年到河北省教育廳任科員。1932年8月,赴日本文理科大學教育系學習,專攻教育與經濟。在日本攻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和列寧的《帝國主義論》,編著了《歐美勞作教育思想史》(193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宣傳教育與勞動相結合的思想,倡導改造中國舊的教育制度,并高度贊揚社會主義教育。
1935年7月回國,任河北省教育廳第三科科長,并在河北省農學院兼課講授經濟學。同年冬再赴日本。1937年1月回國,到山東濟南省立民眾教育館擔任總編輯,在通俗刊物上發表愛國故事,鼓動群眾的愛國情緒。1937年11月到蘭州,開始在甘肅省民政廳做科員和秘書,不久改任西北經濟委員會課長。1942年被聘為國立西北師范學院教授,講授經濟學和社會學,同時,被聘為西北農業專科學校特邀教授和甘肅學院(后改為蘭州大學)兼課教授。在此期間,除了教書外繼續研究社會問題和甘肅農村經濟問題,還與西北師院教授黎錦熙等人組織學術性團體——“經濟學社”,在《民國日報》上發表多篇文章。
1948年帶人在甘肅山丹、秦安、會寧等縣進行社會調查,在獲得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寫出《甘肅農村調查》一書(1950年西北新華書店出版發行)。1949年8月蘭州解放后,任西北師院代理院長,主持校政。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后平反。1978年3月17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