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锳(1916~1998)字振文。山東聊城人。1934年考入北京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學校南遷昆明,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組成西南聯合大學。1938年大學畢業后,歷任浙江大學中文系講師、國立白沙女子師范學院副教授、安徽大學中文系教授、山東師范學院教授兼國文系主任。1948年赴美國留學,1950年獲洛杉磯南加州大學心理學碩士學位,1953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回國,到天津師范學院(河北大學前身)教學。在教育系任心理學副教授,除教學外,編寫了心理學教材。1961年調中文系任教授,教中國古代文學。
1980年至1983年,為河北大學中文系培養出第一屆古代文學碩士研究生,出版多部學術著作。1983年至1984年應聘赴美國,任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系研究員,在此期間曾去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印第安那大學、圣地亞哥州立大學講學,又到香港中文大學講學。1986年以他為學科帶頭人的河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數十人。
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國古代文學和文藝理論方面,尤其是在李白研究和《文心雕龍》研究方面造詣精深。1958年出版《李白詩文系年》、《李白詩論叢》(作家出版社)。主持和主編了國家古籍整理重點項目《李白全集校匯釋集評》。在《文心雕龍》研究方面,先后出版《劉勰與〈文心雕龍〉》、《〈文心雕龍〉的風格學》、《〈文心雕龍〉義證》。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翻譯過有關語言學、心理學、文學理論等方面的文章。
兼任國務院古籍整理規劃小組成員,美國威斯康辛(Wisconsin)大學東亞語文系魯斯(Luce)研究員,中國李白學會會長,唐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理事,《文心雕龍》學會常務理事,河北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是政協河北省委員會委員。1998年12月16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