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渭(1919~1984)字涵涇。安國大五女村人。1940年畢業于西北工學院,獲冶金工程學士。1941年任四川西昌西康技藝??茖W校助教,1943年任重慶中央工業??茖W校機械科講師。1945年10月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菜鎮釩廠實習,翌年春入卡內基大學冶金研究院進修,攻讀冶金學、金屬物理學等課程。1948年2月獲卡內基大學冶金工程碩士學位。6月,途經日本回上海,8月受聘于蘇州河南大學理學院化學系任教授。
天津解放后任天津大學教授,兼河北工學院、華北工學院教授。1952年調清華大學,受命籌建北京鋼鐵學院金屬系。1953年春調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歷任金工金相教研室主任、院務委員,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基礎課部副主任,哈工大金相及熱處理專業研究生、本科生歷屆考試委員會主席及黑龍江省金屬學會副會長。1970年7月轉長沙工學院。1978年長沙工學院改建為國防科技大學,入軍隊序列,任國防科技大學材料系副主任,中國宇航學會材料工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航空學會復合材料專業委員會評定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宇航學會常務理事及復合材料委員會主任委員,校學術委員和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政協湖南省委員會委員。198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提出的“材料及工藝研究要以復合材料為主攻方向”的建議,得到國防科工委副主任錢學森的贊同。曾先后率代表團、組去日本、美國、聯邦德國考察復合材料發展情況和進行學術交流。其著述主要有《鋒鋼熱處理》、《金相學及熱處理》、《沉淀硬化》、《定向凝固共晶合金復合材料》、《復合材料的特征及對發展復合材料的建議》、《碳化硅纖維增強鋁復合材料實驗研究》等23部(篇)。曾兼任《宇航學報》、《金屬學報》、《合金纖維工業》等刊物編委會委員。1984年1月15日在長沙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