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章書(1938~2006)高陽布里村人。1956年5月至1958年在沈陽工人技術師范學校當職工。1958年至1962年在沈陽機器制造學校團委工作。1962年至1970年下放回村務農,曾任村團支部書記、民兵連長、黨支部書記。1970年任本村民辦教師。1978年轉為代課教師。
王章書執教的布里小學是高陽留法工藝學校舊址,蔡和森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此學習生活,傳播進步思想。1917年至1920年,先后有200余名青年在此畢業,70余人赴法國勤工儉學。從1976年開始,王章書用3年時間走訪河北、河南、江蘇等8個省市,查詢健在的老華工、老勤工儉學生及其親屬、子女,自費調查和搜集留法勤工儉學的文物資料。其中有布里留法工藝學校學生用過的法文教材、實習工具、作業本、詞典、圖紙、照片、畢業證、出國證件350多件;布里留法工藝學校建校的呈請、批件、試辦簡章、教職員名錄、學生名單、校史、保定育德中學附設留法高等工藝班學生賀果日記(其中有毛澤東、蔡和森來保定的活動情況),以及一些當年留法勤工儉學生和有關人士的回憶錄等文字資料數百萬字。
在省、地、縣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王章書和河北省博物館的鄭名楨,經過研究,整理出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史。為再現這段歷史,1981年5月4日,以展覽形式,首先在高陽影劇院展出100多幅珍貴歷史照片和文物資料,王章書親自擔任講解員。同年8月再經修改補充,重新制作,經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國家文物局等有關領導審查,中共中央宣傳部批準后,在中國革命博物館再次展覽,引起了黨史、新聞、教育等各界人士的關注和較高評價。
為進一步擴大影響,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先后在當年留法勤工儉學生較多的河北、廣東、湖南、四川、江蘇、上海巡回展覽,最后參展的文物和資料保存在保定留法勤工儉學紀念館。在整個巡回展出過程中,王章書既當管理員,又當講解員,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由于他為搜集整理留法勤工儉學史料做出了貢獻,1983年9月經保定地區行政公署人事局批準錄用為國辦教師,借調到保定留法勤工儉學紀念館工作。后因病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