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韻譜(1882~1957)原名金玉,藝名還陽草。高陽邢果莊村人。7歲入易縣姚老清的祥慶和科班,學花旦戲,出科后搭“鄉(xiāng)班”演出于保定一帶農(nóng)村,成為班中主角。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后,以主角身份去天津、沈陽、北京等大劇場演出。在北京入田際云的玉成班。宣統(tǒng)元年(1909)去南方搭班,先后在上海、鎮(zhèn)江、蘇州、南京、漢口等地演出。
宣統(tǒng)三年(1911)回北京后,于1915年在北京第一舞臺同著名梆子女演員劉喜奎合作,演出《新茶花》、《電子奇譚》(楊韻譜自編新?。诰┺Z動。同年與丁劍云等在北京創(chuàng)辦坤班奎德社,社址在廣德樓戲園(大柵欄前門小劇場),主持該社達24年。1940年,奎德社被迫解散后,擔任慶樂園經(jīng)理,基本上結束了舞臺演藝生涯。1951年被聘到中國戲曲研究院所屬中國戲曲學校任教,并任該校藝委會委員。
楊韻譜還是一位劇作家及導演兼舞臺美術家。在他主持德奎社20余年中,改編、創(chuàng)作及導演、設計舞臺美術的作品有120余部,上演的有80余部,如《啼笑姻緣》、《少奶奶的扇子》、《拖油瓶》、《滿江紅》、《柳暗花明》、《何玉英》、《妻妾鑒》、《愛情試驗》、《玉尺緣》、《紅淚影》、《桃花洞》、《漁光曲》、《桃花泣血記》、《賴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