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佩衡(1892~1962)原名錫銓,號冷庵。蒙古族。涿縣(今涿州)刁窩村人。自幼酷愛繪畫,少年時便開始臨摹、研究歷代名家畫作,日日浸潤于丹青。青年時潛心總結中國傳統畫法,同時學習和探索油畫、水彩畫,致力研究中外美術史,為其后對國畫的創新改革,研究美術理論奠定了基礎。1918年被聘為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山水畫導師,并兼《繪畫雜志》主編。
胡佩衡曾在北京藝術院校任中國畫教授,并創辦中國山水畫函授學校,編著《山水入門》、《中國山水畫布署法》、《中國山水畫點苔法》、《畫管叢讀》等教材,從事美術理論研究和美術教育普及工作。20世紀20年代即與畫家齊白石、徐悲鴻齊名,與齊白石友誼深厚,曾編著《齊白石畫法與欣賞》一書,向海內外介紹齊白石的藝術成就。
胡佩衡代表作有《漓江春雨》、《漓江秋云》、《群鴉鬧晚晴》等。并有《桂林寫生集》、《胡佩衡畫存》5集刊行。其論著有《王石谷畫法抉微》、《我怎樣畫山水》、《繪事隨筆》等多部。他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一生作畫,作品為海內外美術收藏家視為珍品,曾多次參加全國中國畫畫展和全國美術展,多幅畫作被中國美術館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