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夢周(1914~1993)別署健民,后號忘齡。曲陽東關村人。自幼酷愛書畫藝術,20世紀40年代畢業(yè)于北平(今北京)藝術專科學校、北平華北大學美術系,師從書畫名家陳半丁、胡佩衡,后成為北平書畫名家。其書畫技藝被傅作義看中,成為傅作義的秘書,后受到蔣介石的賞識,在撤離大陸時,特送閻4張機票,讓其攜全家一同赴臺。閻夢周拒絕了蔣介石的邀請,同傅作義一起起義。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及北京市人民政府第一塊牌匾、首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會標及國書上燙金隸書、毛澤東主席頒發(fā)的國家領導人任命書上的行楷書法墨跡,均出自他的手筆。后任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高級美術編輯。書藝以行、楷見長,并兼擅篆、隸、魏碑等,傳統(tǒng)功力深厚。國畫構圖嚴謹,筆墨自然,雅俗共賞,常以梅、蘭、竹、菊四君子寄情筆墨,運筆瀟灑飄逸,造型自然古樸,筆力傳神,有“江北蘭王”之稱。
他的畫作《竹石圖》虛實相容,有聚有散,筆墨流暢自如,穩(wěn)重飄逸相間,濃重處凝煉,輕淡處灑脫。其山水畫集名家之長,使人有“近視有千里之遙,望遠不離坐處”之感。他擅用山石之皺法,將芝麻皺、米點皺、斧劈皺、牛毛皺、荷葉皺、披麻皺恰到好處地用于其中,體現(xiàn)其山石紋理脈絡節(jié)后畫法的獨特性,代表作為《秋日山居圖》。國際收藏家協(xié)會藏有閻夢周《雪景圖》。
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型書畫展,并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家。曾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河北分會會員,保定蓮池書院老人大學教授,保定市政協(xié)委員等職。1993年1月26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