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惦棐(1919~1987)四川江津人。1938年初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后入魯迅藝術學院美術系學習和工作。1939年隨華北聯合大學赴晉察冀邊區抗日前線,在阜平城南莊一帶開始教學活動,任華北聯大文藝學院教師。發表《對創作連環畫的幾點意見》等文章。1942年調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工作。
1944年與劉佳赴冀中大清河體驗生活,合編三幕話劇《青紗帳里》、快板《誰家天下》。鐘惦棐留在十分區,任北進劇社指導員。為了寫好鼓詞,他向很多人學習冀中群眾語言和鼓詞等曲藝知識,成為優秀的鼓詞作者,創作了鼓詞《擁軍模范甄秀林》,鼓詞《奔襲長辛店》(與徐振武合作)等曲藝作品,還寫了《李國春和他的“戰斗大鼓”》等表彰鼓書藝人及探討鼓書藝術、評價鼓書藝人的文章。解放戰爭時期到中共中央華北局工作。
新中國成立后,從事電影美學研究。出版有《陸沉集》、《電影文學斷想》、《電影的鑼鼓》、《電影策》。1978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學術委員,被選為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發表大量影評文章,收入《鐘惦棐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