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天(1919~1989)又名楊田。阜平人。1938年初參加工作。1940年春到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戲劇系學習。1942年在冀中火線劇社任演員。1944年至1948年先后在冀中第七軍分區文工隊、七縱隊二十旅宣傳隊、冀中第八軍分區文工隊任隊長。1948年8月調滄州地區文工團任團長。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演出《冉麗》、《帶槍的人》、《回到祖國的懷抱》、《女八路》等話劇,導演《三方肉》、《兄妹開荒》、《夫妻識字》、《李國瑞》(兼飾指導員)、《把眼光放遠一點》、《當兵去》、《劉胡蘭》等歌劇及《李自成》、《打漁殺家》(兼飾蕭恩)、《法門寺》(兼飾劉瑾)、《四進士》等京劇,導演《血淚仇》、《王秀鸞》、《白毛女》、《赤葉河》、《王大發歸隊》等歌劇。
1949年12月當選為河北省文聯執委。1956年調至北京電影制片廠任演員、副導演。1958年到青海電影制片廠任導演。1960年到長春電影學院導演系任主任。1964年至1975年在長影當演員,其間下放7年。參加導演電影《探親記》,在電影《女跳水隊員》中飾老中醫、《三進山城》中飾王書記、《南海的早晨》中飾國民黨情報局局長、《英雄兒女》中飾慰問團團長、《楊柳青年畫》中飾老畫家。編導專題紀錄片《一定要解放臺灣》、《豐收捷報》、《高原上的鋼鐵廠》、《佛教的叛逆》、《國慶節在西寧》等。1975年至1985年在天津科技電影制片廠(后改名天津電影制片廠)任副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