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祿堂(1863~1933)名福全,字祿堂,晚年號涵齋。望都東任疃村人。幼時家境貧寒,9歲喪父,13歲習少林拳,17歲時到保定筆店學徒,業余時間習武練書法,曾拜著名鏢師李奎元習形意拳。后被推薦到河北形意拳大師郭云處深造,7年功夫成。又師從通州程廷華習八卦拳,苦練三年,深得形意、八卦兩大流派精髓,因靈活敏捷,被譽為“賽活猴”。
后在南下游歷期間,先后遇峨眉知真大師、武當靜虛道長,學得氣功和武當功夫。孫祿堂行俠仗義,以武會友,此時與人對陣,已無敵手。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受東北三省總督徐世昌所聘,任總督府武術教官,翌年力挫俄國大力士彼得洛夫,揚我中華武術之威名,名振東北。后在京津兩地開館授徒。1914年孫祿堂在北京遇到郝式太極拳創始人郝維真,盡得郝之真傳。經潛心研究,將剛柔相濟的形意拳、靈活多變的八卦拳、同以柔克剛的太極拳結合在一起,創立了獨具一格的孫氏太極拳,自成一家。1919年孫祿堂被大總統徐世昌召進京,授予少校六等文虎章,任總統府承宣官兼武術教官。1921年應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之邀到南京,被授予武當門門長。孫祿堂武德高尚,服人以德,桃李遍天下。
孫祿堂晚年退隱故鄉,一面授徒,一面著書立說,著有《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拳意述真》、《八卦劍學》等5部武學著作,并被譯成日、英等文字刊行海外,是我國近代武術史上擁有著作傳世的第一人。孫祿堂亦精通書法,其字龍飛鳳舞,瀟灑淋漓,被稱為書劍合璧的一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