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貌 阜平是山區縣,山地占全縣總面積的88.2%,耕地面積12.5萬畝,人均17.5畝山、0.74畝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地勢由東南(海拔200米)向西北(海拔2200米)逐漸升高。主峰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有42座,其中歪頭山海拔2286.2米,為保定市最高峰。河流屬大清河水系,境內有大沙河、胭脂河、北流河、鷂子河、板峪河、平陽河6條常年河,匯入王快水庫。地處太行山中部,全境為山地。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山巒起伏,溝谷縱橫,大沙河穿境而過。地形分為深山區和淺山區,深山區海拔高程在800~1500米以上,盛產林木,耕地甚少。淺山區海拔在800米以下,200米以上,多為人口密集區和耕作區。境內主要山脈有歪頭山、駝梁山、神仙山,最高峰歪頭山位于縣城西北部,海拔2280.2米,最低點王快水庫,位于縣城東南部,海拔200米。
氣候 全境屬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受西伯利亞氣流控制,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暖氣流影響,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風,夏季炎熱雨少,秋季涼爽多風。多年平均氣溫12.6℃,1月平均氣溫-0.36℃,極端最低氣溫-19.0℃(1998年1月19日),7月平均氣溫26.0℃,極端最高氣溫41.7℃(2009年6月24日),最低月均氣溫-6.6℃(2005年1月),最高月平均氣溫28.1℃(1997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29.8℃,最大日較差12℃。生長期年平均135天,無霜期年平均225天,最長達280天(1996年),最短為171天(1993年)。年平均日照時數2801.3小時,年總輻射136.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280天(一般為2月20日~11月27日)。年平均降水量582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72天,最多為112天(1964年),最少為36天(1972年),極端年最大降水量1066.7毫米(1959年),極端年最少降水量257.4毫米(1965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至9月,7月最多。2011年,年均氣溫12.5℃,年均降水量523毫米,無霜期236天,地方小氣候特征明顯。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水、風、雹、泥石流等,旱災為本縣主要災害。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隨著水資源緊缺,氣候變暖,十年九旱。
水文 境內河道屬大沙河、胭脂河兩大流域,其中大沙河流域面積2209平方公里,占85.6%;胭脂河流域面積372.9平方公里,占14.4%。主要河道有二級河大沙河1條,長80.6公里;三級河胭脂河1條,長49.1公里。河流總長度為129.7公里,河網密度0.5公里/平方公里,徑流總量2.39億立方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大沙河,從西北邊界入口至東南邊界出口,流經境內吳王口、砂窩、阜平、王林口4個鄉鎮,長80.6公里,流域面積2209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3.31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北流河、鷂子河、板峪河、平陽河。
自然資源阜平縣自然資源豐富,尤以旅游、林果、礦產等資源著名。綠色旅游資源主要有集“中國北方最大瀑布群、中國最大片麻巖天生橋、罕見的原始次生林”于一體的天生橋國家地質森林公園;有被譽為“空中花園、野生植物王國和太行山綠寶石”的玫瑰坨(與平山縣、靈壽縣、五臺縣交界,又稱駝梁山);有“流水潺潺、林茂花繁”的仙人山;有“群山環抱、碧波蕩漾”的蒼山湖;有“風光旖邐”的銀河大峽谷;有“奇峰林立”的千峰山等。歷史人文景觀主要有參與五岳聯合申遺的古北岳——神仙山(與唐縣、淶源交界,又稱大茂山);阜平具有品質優良的地熱資源,有名的是城南莊溫泉、吳王口溫泉和上堡溫泉。
阜平縣林木資源豐富,是河北省重點林業縣,境內有林地面積121.5萬畝,灌木林地40萬畝,森林覆蓋率32.57%,位居保定市第一位,被稱為“保定最綠的地方”。全縣山場面積328萬畝,水域面積3.2萬畝。林果種類多、產量大,尤以大棗聞名全國,有棗樹1500萬株,45萬畝,大棗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保定市第一位,產量約占河北省的10%,主要分布在中、東部的阜平鎮、城南莊鎮、北果園鄉、王林口鄉、平陽鎮、史家寨鄉、大臺鄉、臺峪鄉等8個鄉鎮135個行政村,涉及約3萬戶13萬人口。阜平縣境內礦產資源種類較多,主要有金、銀、銅、鐵、鉛、鋅、輝綠巖(黑色花崗巖)、閃長巖(三花、黑白點)、煤、石灰巖等近30個礦種。其中花崗巖礦產總儲量在4.5億立方米以上,有中國一、二、三號黑,大、中、小三花,黑白點,雪花呢,萬年青,森林綠,芝麻白,阜平紅等10余個系列20多個品種。鐵礦總儲量約2億噸。已開發的有炭灰鋪煤礦,位于大臺鄉炭灰鋪村。礦區面積1.5平方公里,可開采量309萬噸,年產量20萬噸,已開采10萬噸,為優質無煙煤,以化工和民用為主。輝綠巖地質儲量4164.52萬立方米,已開采數量為1620立方米,分布在砂窩、吳王口兩個鄉。礦區面積約30平方公里,石質密度高,加工后亮度好,為一號“中國黑”,用于建筑裝飾。鐵礦石蘊藏量約為120萬噸,已開采30萬噸。主要分布在臺峪鄉,礦石品位在20%左右。超貧磁鐵礦石1030噸,已開采200萬噸,主要分布在史家寨、城南莊兩個鄉鎮。硫鐵礦石儲量52.65萬噸,已開采0.5萬噸,主要分布在沙窩鄉大川自然村附近。金礦石儲量約1.48萬噸,以城南莊鎮南臺村金礦為主,黃金金屬量117.71公斤,已開采0.48萬噸,金屬量20公斤。優質石灰石約1510萬噸,已開采400萬噸,主要分布在大臺鄉金龍洞一帶,為建筑、鐵路、公路及民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