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晴云釜山,位于淶水縣城西北12公里婁村西,海拔460米,山形如覆釜得名,為淶水八景之一的釜山晴云。重巒疊嶂,綿延數里,山腰有龍潭,深不可測,石亭建于潭上,榜曰“一天水”,其左有龍王廟。山上寺觀為淶水勝跡。
該山東面為正面,從山頂向兩側延伸,坡度漸緩,坡上荊棘雜草叢生,間有林果梯田,山林茂密,山頂松柏成蔭,濃蔭蔽日。往下兩邊溝澗,懸崖峭壁,怪石嶙峋,二龍潭長年不涸。沿山坡石階盤旋而上,至山頂,平頂方巖,氣象崇隆。半山平緩處原有靈泉寺,《淶水縣志》載建于唐代。寺產百余畝,寺隨山筑,寺左有金大定二十年(1180)釜山祖公禪師壽塔。階下有明重修諸天大殿碑《伽藍祖師殿記》。寺內有西大殿五間正殿,南北禪房各三間,兩廂為僧室,另有菩薩閣及鐘鼓樓等建筑,菩薩閣重樓紺宇,壯麗縹緲,如入化域。四周紅墻環繞,山門面東。雙泉從后殿左右流出,氣勢磅礴。登山遠眺,東臨沃野,西連群巒,釜頂嵐氣熏蒸,煙云繚繞。詩云:“形似覆釜勢凌霄,萬點晴天綴翠峣。中有龍潭深莫測,興云長在半山腰?!睔v代為游僧逸士、文人墨客流寓或游覽之地。釜山頂有抗日烈士墓,為1939年5月6日八路軍在反“掃蕩”戰斗中,27名指戰員犧牲后安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