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化南(1907~1941)博野南楊村人。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1928年參加革命工作,組織本村農民協會,在博蠡縣委領導下,先后參加了砸鹽店、打鹽巡、反“八厘公債”、砸國民黨縣黨部等斗爭。1930年8月12日參加了博蠡暴動。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10月到阜平受訓,1938年12月,任中共徐水縣路東委員會書記,在防陵、迪城一帶發展黨員,組建路東工人、農民、青年、婦女抗日救國會和武裝委員會等。在連子口葦塘里主持舉辦兩期黨的理論培訓班,培養和輸送干部近百名。翌年,組織干部群眾開展滅蝗保收和修堤抗澇、減租減息工作,消滅“一貫道”反動組織,震懾敵人,教育群眾。
1940年,中共路東縣委和路西縣委合并,劉化南任縣委書記。是年,西峪、陳莊等村遇災荒,他同縣、區干部動員富戶向外借糧5000余公斤,規定黨政干部節約糧食救濟群眾。崔家迪城崔潘貴和城內陳家是有名的富戶,在其說服教育下,自動捐糧捐物,支持抗戰。1941年秋,日軍對解放區進行兩個多月的“掃蕩”,劉化南將縣直機關和武裝力量化整為零,開展游擊戰爭,破壞交通、襲擊據點,打擊和牽制敵人。10月13日晨,約3000名日偽軍對縣委所在地進行“清剿”,劉化南指揮機關干部和部隊由五義莊向白嶺轉移,行至陳莊、小西莊時,被敵軍包圍,幾次突圍未成,部隊傷亡過重。劉化南腿部中彈,他咬緊牙關,強忍疼痛,掩護突圍。戰士要背他撤退,劉化南見情況緊急,命令道:“趕快突圍,不要管我!”然后自殺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