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彭年(1908~1938)原名張鵬年,字微星,號壽臣,筆名笨牛。定興南社(今固城)村人。1923年考入保定直隸省立第二師范學校。1925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年底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在校期間,他積極參加聲援“五卅”運動的活動和驅逐反動校長秦萬瑞的學生運動,走向社會進行愛國反帝宣傳,秘密散發革命傳單,傳閱《共產黨宣言》和進步書刊,在群眾中擴大黨的影響。
1932年,張彭年到蠡縣高小、蠡縣鄉村師范任教,并組織參加博(野)蠡(縣)農民暴動。失敗后,去北平(今北京)隱蔽。次年回固城老家組織棉花生產合作社。1933年6月參加抗日同盟軍,任戰地記者,隨軍轉戰綏遠、熱河等地。抗日同盟軍失敗后,返回故里,先后到北平、天津等地尋找黨組織。1936年終于在天津接上了黨的關系,并在天津市委機關工作。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張彭年隨流亡學生南下到磁縣彭城鎮,與太南地委秘書長賈振風晤面并接上關系。經賈振風介紹,到張錫珩領導的游擊隊做政治工作,后編到河北民軍,在河北民軍軍政干部學校任政治教員。1938年初,黨組織為爭取孫殿英領導的“冀察游擊隊”,派張彭年任第四大隊政訓室主任。同年3月在山西沁水縣被該部反動分子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