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賢(1908~1943)高陽東留果莊村人。自幼失去父母。1927年考入安新縣同口中學,經地下黨組織培養,加入中國共產黨,多次出色完成黨組織交辦的任務,后任黨支部書記。1931年畢業回鄉,聘請縣城東街女青年房宗基為教員,利用自家房舍,開辦女子學校,既教文化,又傳播革命道理。高國賢還廣泛聯系貧雇農,啟發其階級覺悟。次年,創建東留果莊中共黨支部,任支部書記。
1931年8月,高蠡農民暴動失敗后,縣委被破壞,高國賢與中共安新縣委取得聯系,領導本區黨員堅持斗爭,任高東區委書記。1933年組織石家莊、東留果莊等村的窮苦農民,搶收地主的莊稼;發動長短雇工以怠工、罷工等形式,進行反剝削、要求增加工資的斗爭。翌年組建“長工會”,暗中掌握地主護院槍支,為革命準備武裝。1937年10月,攜槍與孟慶山、劉亦瑜等同赴蠡縣,與呂正操取得聯系,遂參加人民自衛軍,任連長,參加攻克高陽城戰斗。次年人民自衛軍改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任第二十八大隊一營營長。奉命在白溝河收編江東升部,同年隨軍攻克河間縣城。他作戰英勇無畏,與戰士同甘共苦,軍紀嚴明,深受群眾稱贊。1939年任冀中九分區民運科長。次年任九分區武委會主任,領導各縣抗日武裝,開展平原游擊戰爭。1942年5月反“掃蕩”作戰中,奉命從分區部隊和各縣大隊中挑選富有作戰經驗的干部50多名,組成武工隊,任隊長,率武工隊深入高陽、蠡縣、安新、任丘、肅寧等地,除奸反特,鞏固抗日政權,伺機殲滅敵軍。
1942年9月14日,武工隊在高陽留果莊村外青紗帳中宿營,被漢奸偵悉,險遭日軍包圍。數日后,告密漢奸即被處決。1943年,安新縣憲兵隊8名日軍、一個班偽軍到南馬村搶劫。高國賢聞訊后率武工隊奔襲,活捉日軍7名、偽軍6名。同年6月,調任高陽縣抗日游擊大隊政委。19日赴任途中,夜宿安新縣老河頭村,遭偽軍包圍,面對突然變故,鎮定自若,連斃敵軍兩名,偽軍不敢貿然進攻,而在屋外喊話勸降,他以槍彈回答敵人。雙方對峙到下午3時左右,他在突圍時不幸中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