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良(1912~1934)字善甫。阜平城廂村人。出身于貧苦家庭。1926年考入縣立第一高小,結識了教師、共產黨員李殿閣。1927年加入共青團,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秋,阜平縣國民黨部(簡稱“縣黨部”)成立,已潛入國民黨內部的王宗良被選為縣黨部第一區分部委員。在李殿閣指示下,王宗良以第一區分部為基礎,同其他黨員一起開展了揭露反動縣長王攀貴和一區巡官袁玉田等人罪行的革命活動。利用合法身份,將共產黨員胡風崗、李心仁、張業宏等人介紹到縣黨部工作,在縣黨部秘密建立共產黨支部。
1932年,為加強黨的組織,將縣城內幾個黨組織統一起來,建立城廂黨支部,由王宗良任書記。是年7月,城廂黨支部開展“紀念阜平蘇維埃政府成立一周年活動”。秋天,王宗良在鷹嘴石召開地下黨員會議,將全縣黨組織統一起來,并決定增補城南莊地下黨員張珠山為委員,國民黨縣黨部領導權全部為共產黨所掌握。1933年七八月間在中共曲陽縣委幫助下,阜平縣黨組織統一起來,成立了王宗良任書記的特別支部。王宗良等人的革命活動引起敵人注意,被清除出縣黨部的人員暗中向省黨部和保定行營秘告王宗良等是共產黨,還在縣城散發同樣內容的“黑頭”貼子。此信轉給縣長李朝,讓其進行監視。李朝因敬慕王宗良的為人,把信轉交他,讓他注意。然而,此時進步青年袁谷賀(袁稷生)從保定給王宗良寄回一個紙卷,內封一紙《蘇維埃宣言》因署名“激聲”被查出,保定行營指令李朝逮捕王宗良。第二天王宗良被送往保定。王宗良被捕后,考慮敵人沒有確鑿證據,一口咬定是“仇人陷害”。敵人未抓到投寄人,難以處理。黨組織及時進行營救,李朝和縣內的頭面人物簽名蓋章,將關押40多天的王宗良保釋出來。王宗良不顧個人安危,仍以國民黨阜平縣黨部常務委員的身份到各地巡視指導工作,秘密從事黨的活動。不料曲陽縣王銀科被捕后叛變革命,出賣了阜平地下黨組織,并供出同他見過面的本縣17名黨員。
1934年4月30日(農歷三月十七),國民黨保定行營四科和曲陽縣黨部一行數人打著監選國民黨部的幌子來到阜平,逮捕了王宗良、張珠山、李心仁等8名地下黨員。王宗良在敵人的法庭上堅貞不屈,黨的機密只字不吐,敵人沒有辦法,最后拉出王銀科對質作證,王宗良當即斥責叛徒,并厲聲說:“我們是真共產黨、假國民黨,既然被你們抓捕,要殺要斬,死而無怨!”被害的前夕,王宗良對難友們說:“我們共產黨人是為實現共產主義、解放全人類而戰斗的,黨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們沒有辜負黨的希望。如果你們能活著出去,請轉告黨。同志們,永別了!”敵人將王宗良殺害后,還將他的頭割下來掛在保定城門樓上示眾,遺體被拋進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