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珂(1913~1939)原名劉常和。安新北馮村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任(丘)高(陽)安(新)中心縣委委員,參與領導北馮、同口、三義等7個村莊500多農民為解決缺糧大鬧縣衙的斗爭,并取得勝利。1935年任中共河北省委交通員,被派到上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不久,在上海被捕入獄,因查無實據被釋放。出獄后,回原籍繼續領導農民開展革命斗爭。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黨中央派孟慶山從延安到冀中,在高陽、安新一帶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斗爭,首先與劉亦珂取得聯系,在他的大力協助下,在安新縣城、北馮村、孟仲峰等地開辦游擊戰爭訓練班,培養抗日骨干,建立了河北游擊軍等抗日武裝,劉亦珂任新安游擊軍(號稱小八路)第三師師長。1938年4月,孟慶山領導的河北游擊軍和呂正操領導的人民自衛軍改編為八路軍三縱隊。5月,劉亦珂任冀中軍區九分區三十大隊隊長,活動在安新、雄縣、新城(今高碑店)、高陽、河間、任丘和肅寧等地,尋機打擊敵人。
1939年4月,劉亦珂率領三十大隊參加了八路軍一二〇師師長賀龍指揮的齊會戰斗。6月,日軍在高陽縣舊城鎮安了據點,對抗日根據地實行“蠶食”和“掃蕩”。8月6日,劉亦珂奉命率三十大隊4個營的兵力從莊頭村出發,連夜趕赴高陽縣舊城鎮附近,當天夜里12點對日偽軍發起總攻。劉亦珂帶領四營從正面猛攻,一、二、三營從側面襲擊,把800多日偽軍圍困在舊城鎮里。敵人措手不及,狼狽地向高陽縣城方向逃竄。劉部乘勝追擊,準備渡過潴龍河圍殲潰逃之敵。但這時敵人從高陽縣城派出增援部隊,已埋伏在潴龍河對岸。劉部正在渡河時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在激烈戰斗中,劉亦珂不幸中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