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1917~1946)劉志華(1915~1946)馮志,曾用名馮小坡、滑小坡、滑志剛。安國東固村人。7歲過繼東王奇村的舅媽,17歲時畢業于縣立高級小學。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東王奇村糧秣員,城關區第二小區支部委員、農救會組織委員、區政府助理員。劉志華,曾用名李小校。安國南章村人。193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村抗日救國會主任、北流羅村黨支部書記、二區政府教育助理。
1945年8月安國解放后,馮志和劉志華響應黨的號召,參加了支援東北解放工作隊,行前未及與親人告別,只給家人留下一封短信,寫道:“經過八年抗戰,現在勝利了,應該與親人團聚了,可是東北同胞仍在日本鬼子和漢奸地主的壓榨下,需要我們去解放他們。我是黨員,黨組織需要我。忠孝不能兩全,媽媽,恕兒不孝?!瘪T志北上不久,其妻患病去世,留下母親和女兒。11月到達東北局所在地本溪,馮志和劉志華被分配到本溪縣草河口區,馮志任區委副書記、農會主任。劉志華任民委組織委員。為了迅速打開工作局面,他們一起深入山村,挨門挨戶走訪群眾,宣傳組織起來建立人民政權的意義。在草河口區葒甸子村建立起全區第一個農會和基干民兵隊。
1946年1至2月間,馮志和劉志華領導當地窮苦百姓開展反奸清算、減租減息斗爭,鎮壓了一批漢奸、惡霸、土匪頭子,窮苦百姓拍手稱快。3月間,國民黨軍先后3次向本溪發動進攻,他們一起參加了三保本溪的戰斗。4月下旬,國民黨軍調集兩個師的兵力再犯本溪,區委決定由馮志、劉志華率30名保安隊員深入農村繼續發動群眾,開展減租減息,保護農民利益。5月6日,偽警察出身的縣大隊三隊隊長孫家良帶隊叛變,勾結土匪包圍了區委駐地沙河溝村賀家大院,戰斗中馮志、劉志華英勇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