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侃(1919~1943)原名張偉珍。高陽北沙窩村人。幼年喪父。14歲考入本縣私立職業中學,和同學一起上街游行,抵制日貨,秘密印發傳單,抨擊黑暗社會??h保安團到學校搜查,發現張侃印發傳單的刻寫工具,將其拘捕,母親花錢托人求情才得以釋放。
1937年12月,高陽被日軍侵占,張侃棄學投身抗日救國斗爭。先后在高陽一區任葦元屯抗日中心校長、教育助理員、區委秘書、區長等職。當時區小隊武器裝備很差。為壯大區抗日武裝,籌措資金購買武器,他動員母親把家里僅有的一頭騾子賣掉,將錢全部捐給區政府。1940年,日軍在高陽進行奴化教育。張侃針鋒相對,開展愛國宣傳。開會講演、散發傳單、書寫標語,粉碎敵人陰謀。當時藥品奇缺,張侃多次給在北平(今北京)的表妹寫信,幫助縣、區游擊隊購買了許多緊缺藥品,使傷員得到及時救治。1941年7月率區小隊掩護路臺營等20多個村游擊組和千余名民工,在高保路開展交通破擊戰,使其多日不能通車,給日軍運輸、兵車活動造成威脅。
1942年5月,日軍對冀中進行殘酷“掃蕩”。張侃率區小隊神出鬼沒,與敵人周旋,破公路、割電線、端據點、打埋伏,出奇制勝。偽軍常以“出門叫你碰上張侃”相互詛咒。一天他只身由邢家南去左莊執行任務,路遇一伙偽軍,邊走邊說:“抓住張侃,皇軍賞大洋五百?!薄拔胰舻檬郑日埖苄謧兒纫活D!”他聞聲沉著地接近偽軍,掏出手槍說:“我就是張侃,哪位抓我去領賞?”一伙偽軍乖乖做了俘虜。張侃堂兄充當漢奸,被群眾揭發,查證屬實,張侃夜間潛入其家,將其槍決。
1943年5月26日夜,張侃和妹妹張哲到六合莊看望傷員,因漢奸告密,被300多名日偽軍包圍。張侃為掩護傷員,冒死沖出村外,引開敵人。日偽軍窮追不舍,他邊射擊邊跑,不幸腿部中彈負傷,遂憑借一片墳丘作掩護,同日偽軍展開槍戰,雙方對射兩個多小時,張侃的子彈將盡。偽軍趁機喊話勸降,他堅定回答:“我是中國人,決不給侵略者當走狗,你們的末日快到了!”他拆散了一只手槍,扔掉槍件,用另一只手槍把僅有的一顆子彈射向自己。張侃犧牲后,日軍憲兵隊長諸田命人把他抬回縣城,在文廟停尸3日,并書一聯:“主義不同,精神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