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勃(1921~1948)原名張靜芝,化名張友農、張弗飛。清苑苑橋村人。1928年入保定師范附小讀書。1935年高小畢業后,考入保定中學。在校期間經常和進步師生一起上街進行愛國宣傳活動,并閱讀大量進步書籍。
1938年春,放棄學業,告別新婚妻子,在冀中抗日根據地參加了八路軍,先后在冀中軍政干部學校和抗戰學院學習。同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春,被分配到冀中軍區十七團,先后任九連、三連指導員。1940年初,調到冀中七分區政治部做民運工作,后任冀中軍工政治部民運部干事。不久,中央組織部派李華生等人從延安到冀中幫助工作,組織調查團,張勃被選調到該團工作。他按照上級的指示,深入到定縣、清苑、蠡縣、定南等縣進行農村調查,出色地完成了任務。1941年春,軍區精簡機構,民運部撤銷,張勃被分配到冀中軍區政治部敵工部工作。
1942年5月反“掃蕩”戰斗后,組織決定讓張勃到保定做地下工作,并指示他尋找機會,爭取早日打入敵人內部,最好能當官帶兵,在敵人心臟擺開戰場。1943年4月,張勃受派遣考入偽河北省保安司令部干訓所后,便在同學中尋找工作對象,先后發展池培德、夏鑫元、賈永臣、劉耀先等人成為中共地下工作人員。他們先后打入敵人內部,并擔任了一定的職務,在張勃的領導下,為營救革命干部,搜集敵人軍事情報,做了很多工作。“干訓所”畢業后,張勃被分到偽保安司令部參謀處,任上尉參謀。他利用合法身份和各種關系,巧妙地掩護和營救了許多黨員干部和進步人士,李英儒、張淑文、史儀等都得到過他的掩護和幫助。同時,還送出大量軍事、政治、經濟情報。
1948年11月,保定解放前夕,國民黨大肆搜捕、殘殺共產黨員和愛國志士。組織上考慮到張勃處境險惡,指示他撤離保定城。張勃想到,自己作為內線力量的總指揮,在解放保定的關鍵時刻,不應該離開自己的崗位。在張勃再三請求下,組織上批準他繼續留在城內堅持斗爭。他夜以繼日地奔波于古城內外,搜集情報,聯絡同志,組織武裝力量,做好配合解放軍解放保定的準備工作。11月10日,張勃在做軍統特務楊仁卿的工作時被出賣,16日被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