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1923~1947)又名王紀恒。易縣東山南村人。1937年參加革命,1938年被選送到抗大二分校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后任易縣五區區委書記。王強所在的五區地處狼牙山腳下,是日軍重點“掃蕩”、“蠶食”的地區。日軍在這個地區建立偽政權,推行保甲制度,到處捕殺共產黨員和抗日群眾。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王強帶領區、村干部開展生產自救,組織群眾開展反“掃蕩”。他經常到敵人封鎖最嚴密的塘湖、渭莊等村開展工作,幫助老百姓修房子、送糞、收割莊稼,發展生產。他經常帶領群眾沖破敵人的封鎖溝,派人到敵占區為根據地運鹽、運藥品,多次帶領游擊小隊護送各村群眾從敵占區往縣政府所在地西步樂交公糧。每次組織民兵和區小隊襲擊敵據點,戰斗中都沖鋒在前。
1944年5月的一天,王強按照上級部署,率游擊小隊包圍了鄧家林日偽炮樓,炮樓上的特務隊長霍來夫是本地人。在進攻之前,王強就指名道姓地大聲對敵喊話,令他們放下武器,不要為日本人賣命,不要再傷害自己的階級弟兄。連喊半個小時,炮樓里的偽軍被瓦解,特務隊長直接回話說可以商量。由于日軍反對投降,炮樓內打了起來,王強趁勢組織隊員向炮樓發起猛攻,終于里應外合拿下了這個據點。由于王強愛護群眾,群眾都將他看成親人。一天夜里,他和幾位區委委員在渭莊村劉振舟家開會,因漢奸告密,界安據點的日偽軍很快包圍了村子,劉振舟將他們藏在地道里,劉振舟和村治保委員苑福祥在外面與敵人周旋,從午夜一直到破曉才把敵人支應走,在群眾掩護下,王強等安然脫險。
抗日戰爭勝利后,晉察冀一軍分區于1946年成立獨立團,王強調任獨立團政委,在保北執行對國民黨軍隊的作戰任務。1947年,他帶領獨立團在淶水一帶對敵人作戰中被包圍。激戰中,王強胸部連中數彈,搶救無效犧牲,遺體安葬在華北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