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趁國(1940~1970)清苑良寨村人。1958年高小畢業后,到保定醬菜廠當工人。1960年被保送到北京紡織學院學習。196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后任班長、排長、汽車教導隊指導員、隊長,他所領導的單位,連年被評為先進集體。一次因肝炎住院,病未痊愈,就提前出院,投入緊張的工作。為給國家節約煤炭,他帶病和戰士一起上山打柴,每次總是爬到最高處,不顧肝痛,背負百斤柴草,穿越在亂石叢林中。服役9年,先后6次臨危不懼,搶救國家財產,多次立功受獎。
在汽車教導隊,一次帶隊出車,通過一座破舊木橋時,一輛汽車的左后輪懸在橋上,隨時可能翻下橋去。危急時刻,他跳進冰冷的水中,用肩膀扛住偏沉的車輪,使汽車安全駛過,保住了汽車和戰友的安全。又有一次,在帶隊出車途中,一汽車從冰坡往深澗下滑。緊急中,他推開戰友,以驚人的膽量、高超的技術將汽車開出危險區,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1968年9月,部隊駐防秦皇島。一天,他在公路橋頭和工人趙文軒交談時,一輛載重汽車疾馳而來。趙文軒3歲的兒子趙曉峰突然脫開父親的手,向公路中心跑去,千鈞一發之機,他飛步上前,拽出趙曉峰,自己卻被汽車將衣服劃破,險些受傷。
1970年8月,張趁國因病回家休養。25日,張趁國正同民兵在公路旁交談打靶體會,突然發現幾臺拖拉機疾馳而來,前方正在公路上玩耍的兩個小孩嚇得不知所措。一見此狀,他疾步上前,招呼司機停車,由于駕駛員一時未能剎住車,而拖拉機離小孩只十幾米遠了。這時,他不顧一切,飛步上前,一把推出一個孩子,又轉身去推另一個小孩,兩個孩子得救了,張趁國卻壯烈犧牲。張趁國犧牲后,清苑縣政府召開追悼大會,數千名干部群眾為他送葬。生前所在部隊追認他為革命烈士,追記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