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五道廟街 達五道廟街東通永華南大街北段,西達法院東街,路長近260米。舊保定府城,主要街道的交叉口處都建有一座五道廟,惟在這條街東端路北建的“五道廟”最大,故稱此街為“大五道廟街”,后諧音演化為“達五道廟街”。五道廟供奉五道將軍。他究屬何神?說法不一?!缎滤焉裼洝贩Q他是管人死亡的冥神;《中國民間諸神》則把它歸入財神。依照舊的喪俗,誰家死了人,孝子或家人當夜須到街口村邊的五道廟,燒香焚紙,為死者向冥界報到,謂之“報廟”,這占絕大多數。也有個別的作為財神供奉,今雙彩街就因為路南原來有座雙財五道廟,而得名雙財五道廟街,后來改名為雙彩五道廟街,再改為雙彩街。保定解放時,達五道廟街的五道廟早已不存在了,但其遺跡還在。保定五道廟之多在全國來說,恐怕也是“蝎子拉屎——毒(獨)一份”。據傳說這與方觀承有關。方觀承是安徽桐城人,在清康熙年間去黑龍江探親路過保定府。因病被一家叫“上三元”的蠟鋪老板所救。后來方觀承當上了直隸總督,到保定府上任。他上任后,為感謝蠟鋪老板,就發出一道命令:凡是重要街道路口,都要修建五道廟。沒過多久,保定府各重要街道路口的大小五道廟都先后修建起來。然后,方觀承又規定所有的五道廟內,晚上一律燃點蠟燭,還要通宵達旦,燈火通明。這樣一來,“上三元”蠟鋪的蠟燭可就供不應求了,不管生產多少,總是被一搶而空。蠟鋪的老板可就發了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