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廟街與撒珠胡同火神廟街東接撒珠胡同,西連貴顯胡同,南通穿行樓東,長150余米,“文化大革命”時更名幸福街后,一直沿用。撒珠胡同是一條“L”形小巷,西接幸福街,東至沙牛胡同,北通東大街,長220余米,曾名殺豬胡同。火神廟街中部有明代所建火神廟。此廟坐北面南,門前立一四柱三頂精工巧構的木牌樓(1975年移至蓮花池),廟內三進大殿,前兩進殿面闊三間,以連廊相合,后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前帶抱廈,殿東西兩側建有配殿三間。火神廟門正對一條長約50米的小巷,巷底與穿行樓東“丁”字相交處建有一座酬祀火神的戲樓。戲樓房舍極高,西側有臺階可上達,戲樓南部是化妝間,北部成亭狀的戲臺橫跨街上,三面臨街,下可通行,這是一組別致精巧的建筑,可惜1984年被拆除。這座火神廟還有一段傳說:清朝雍正帝繼位,眾兄弟不服,特別是八弟允禩和九弟允禟,被雍正視為死敵,后抓住兩人過錯,削籍離宗,革去黃帶子,定為死罪,并下詔將允禩改名阿其那(滿語狗)幽禁宗人府,將允禟改名賽黑思(滿語豬)押到保定幽禁。時任直隸總督的李紱為討好雍正,將允禟幽禁在火神廟,派兵嚴守,命守衛一日三餐只可供瓜。時值酷暑,蠅蚋遍地,臭氣熏天。當時火神廟東側的撒珠胡同一帶是專供金臺驛站肉食的宰豬場,李紱下令全城所有屠戶殺豬必須都到火神廟這里集中宰殺,圍觀眾人都須大喊“豬大逆,殺死你”。喊聲此起彼伏,僅一墻之隔養尊處優慣了的允禟,日夜煎熬,無片刻安寧,不久病倒。李紱命醫投以“霹靂丸”藥(保定民間醫方,性猛烈,壯者補,弱者瀉),幾劑下肚,腹瀉失禁,死于幽所。此后,這一地段成了城里固定的殺豬場。隨著民宅漸多形成了胡同,就叫殺豬胡同。后以諧音雅化為撒珠胡同。火神廟西鄰建有奉祀張三豐的洞陽宮。新中國成立后,火神廟和洞陽宮由三三煙廠(保定煙廠前身)占用,后歸入織絨廠,直至1999年城建規劃拆除建新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