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府胡同東大街西段北側,原有一條通往楊淑胡同(新北街)的斜胡同,長約200米,叫相府胡同。傳說康熙年間的直隸巡撫于成龍曾在此住,因他領過總督和太子少保銜,有相位之稱,他居住的胡同就叫成相府胡同。于成龍終生為官,以清廉著稱。在他任巡撫時,有次外出巡查,得知有一家聘閨女,買了不少貴重嫁妝,不料,一夜間被人挖通墻壁,把嫁妝盜走了。當地知府對此無頭案感到非常棘手,正巧于公巡到,當即下令把城門關閉,只留一個城門讓人出入。并派得力公差把守城門,嚴密搜查行人攜帶的物品,同時發出布告,要求全城百姓都在家等候,準備接受次日的全城大搜查。于公暗中吩咐把守城門的公差:“凡多次出入者抓起來。”時至中午時分,抓到了兩個人。單從外表看,他倆手中沒拿任何東西,沒露任何痕跡,可于成龍卻認定他倆是盜賊。二人百般抵賴,死不認賬。于公令其解衣,進行搜查,才發現外衣里邊穿的全是女裝,與失盜的嫁妝一樣。盜者怕次日在全城搜查,贓物又多,難以轉移,才把衣服套在里邊,掩人耳目,蒙混過去,把贓物轉移到城外。因一次帶不完,就分多次帶出,故他倆多次出入城門,這花招早在于公意料之中,因此被抓了個正著。因于成龍生前體恤百姓,受到人民擁戴,死后為他在保定西關大街路北(原西關派出所址)建祠,稱于公祠,以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