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廟街 位于涿州雙塔南600米處,南北走向,南通公益街,北至粉子胡同街街長235米,寬8米。該街路中拐彎處原有劉、關、張三義廟,故名三義廟街,從前這街當中正對著糧食集的地方有一座三義廟,廟里供的是劉備、關羽和張飛。神像的姿態和哪個三義廟都不一樣,畫面是張飛和關公打架,劉備在當中拉架的樣式。這里就引出了一段“一龍分二虎”的故事。在涿州城南有個村莊叫張飛店,現在叫忠義店。那就是張飛的老家。他家的門口有一眼井,張飛賣肉,肉就系在井里。張飛力氣大,井口壓一塊千斤巨石。因為這石頭太沉了,平常人誰也搬不動,肉系在井里從來沒有丟過。日子一長,張飛就夸下??冢骸罢l若能單手力托千斤古石,我讓他白刺肉一刀?!边^了好一陣兒,沒人敢動他的肉。張飛干脆在門口掛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單手提此石,割肉你白吃。”
這一天山西好漢關羽身背著一口袋綠豆打這兒路過。一看見那牌子,就擱下了肩上的綠豆。只見關羽不聲不響,左手掀起了千斤石,右手一刀就把一扇子豬肉剌走了。張飛回來一看,整扇子肉只剩下一個豬尾馬,氣得胡子撅得老高,又一聽是個紅臉大漢給拿到城里去了,更是火冒三丈。連飯都沒有吃就追到了城里兒糧食集。來在集上他左瞧右看,見一位紅臉大漢左邊放一口袋綠豆,右邊放著一扇子肉。張飛一見這扇子肉沒有尾巴,正是自家的那扇子肉,就氣不打一處來,又一想找荏打架說什么呢?明明是自已夸口讓人家白剌一刀肉呀,回去吧,這口氣出不了。張飛走到跟前也不言語,左手抓起一把綠豆一捻成了碴兒,右手又抓起一把綠豆又成了面兒。就這么三抓兩抓,關羽的綠豆不成樣兒了。關羽一看這黑臉大漢來找荏兒,就知道張飛不服氣前來找后帳的,就說:“哎,你倒是買不買?都捻碎了我還怎么賣!”兩個人三說兩說就岔了,兩個大漢抬手動腳就打起來了。從集東頭打到集西頭兒,又從西頭打回東頭兒,難解難分不分勝敗。這架可打大啦,那真是天昏地暗!沒有人敢上前去拉架。因為人們傍不了前兒。正在這時,從西邊來了一個推車子的,這是劉備來賣草鞋。他見兩個大漢打架,也不躲,索性把一車子草鞋放在了街當中。張飛不管三七二十一伸手就去抓車把,關羽也不含糊,順手就抓著了另一個車把。兩個人一較勁,小車兒被劈成了兩半兒,草鞋扔了一片。好家伙,張飛和關羽一人舉一個車轅子又打了起來,你說怪不怪,家伙都掄圓了,誰也傷不著誰,地跺得咚咚響,誰也踩不著誰。這條街多少年都軋不出溝兒來,人們都說那是當年關老爺和張飛給踩的。
再說劉備,眼見自己個兒的車給劈了,草鞋給扔了,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上前去勸架。人們一看他身量不高,面目清秀,根本不是個有力氣的人,就勸他說:“就憑你這么單薄,還能拉他倆?快拉倒吧!”劉備笑笑不說話,還是往前走。說也奇怪,只見劉備不慌不忙地走到他倆當中間,把兩只手就這么一分,就兩個大漢竟怎么也到不了一起了。兩個大漢面面相觀了一下子就都服了。二人拜劉備為大哥,這就是桃園三結義的開始。
老人說:“關、張二人力氣再大只是兩員虎將,劉備是真龍天子,能耐比他倆大多了?!边@就叫“一龍分二虎”。后人為了紀念他們,在糧食集往北的胡同里修了三義廟,如今的三義廟街也因此而得名,現在廟雖然沒有了,三義廟街的地勢還是北面高,南面低。對著三義廟街還有個抄手胡同,意思是關、張打架是從這里抄手的。每當人們走到這里就會想起劉、關、張三位風雨同舟共謀大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