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歷史上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產小麥、玉米、水稻、甘薯、谷子、豆類、花生、棉花、芝麻以及各類蔬菜、瓜類、水果。涿州水稻種植歷史悠久,原始產區始于南北朝,已有1400年的歷史。以大、小邵村為中心的“稻地八村”,素有“小江南”之稱。“邵村花田”是“涿州八景”之一。所產稻米品質好,柔潤清馨,色香味俱佳,在華北地區可與天津小站稻媲美。明、清兩朝,皆將其列為貢品,故有“御米”之稱。稻田種植面積在20世紀70年代初達到最大,約4600多公頃。隨著降水量的減少和地下水的下降,自流泉基本干涸,水稻面積減少到20世紀初的3000公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