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生產關系的變革,生產條件不斷改善,經濟基礎明顯增強。尤其1978年以來,農業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對原有企業進行了經營體制和產權改革,通過招商引資,新上和擴建了一批工商企業項目,發展了旅游和第三產業,活躍了經濟,拓寬了市場和就業渠道,形成了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并擴大了勞務輸出事業,協調了發展格局。小尾寒羊養殖成為河北省基地縣,以葛堡為中心的羊肉加工業,唐堯牌羊肉被釣魚臺國賓館列為專用產品。唐縣是河北省食用菌之鄉,主要有平菇、鳳尾菇、金針菇、杏孢菇等產品,專業村已有30多個,栽培面積530多公頃。建筑業,已成為唐縣經濟的一個特色,年均16000多農民工活躍在全國各地,30多個古建隊服務于京、津、唐等地。工業企業已建成以王京鎮為核心的規模人造板廠35家。以王京、田家莊為龍頭的鑄造業20多家,礦產建材業80多家,建筑企業13家。食品工業10家。大力發展干鮮果品生產,尤其擴大紅棗、核桃等干果種植面積,綠化美化荒山禿嶺,大力推進旅游事業,增加農民收入。到2006年底,全縣國民生產總值39.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收入5800元,縣財政收入1.4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4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