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是望都知名土特產品,辣椒及其制品被譽為“河北第一土特產品”,望都也被河北省命名為“河北特產之鄉”,民間流傳著數不清的關于辣椒的傳聞故事,有的寫成了歌詞、小說,也有的編成了歌曲、戲曲等文藝形式演出。
望都辣椒史稱“蓁椒”,已有500多年種植歷史。相傳辣椒為明永樂年間傳入,望都由于獨特的土壤、水質和適宜的溫度、光照,再經歷代精心培育選優,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望都辣椒。
望都辣椒又名“羊角椒”,民國《望都縣志》載:“本邑所產辣椒,形似羊角,紅而細長,色味俱佳,其品質、產量均較他處為優,可稱特產。”羊角椒粗如手指,椒長一拃,色澤紫紅光亮,肉質肥厚而富有油性,籽粒飽滿充實,去柄而椒籽不落,辣味濃郁芳香。《本草綱目》謂之有“散寒除溫、解郁結、消積食、通三焦、溫脾胃、補右腎命門、殺菌止瀉”之功效。望都辣椒從清朝即開始大規模商品化生產。清末民初,以其優良的品質和較大的種植規模,贏得“辣都”的美譽,與山東益都(今青州)、四川成都并稱中國辣椒“三都”。據技術檢測,每百克辣椒含蛋白質9.8克,脂肪3.7克,粗纖維27.2克,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1、B2及維生素C,以及大量有機鐵、磷、鈣等微量元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西紅柿的9倍,堪稱椒中極品。
望都辣椒制品歷史悠久,清朝后期就有辣椒油產品出現,20世紀50年代已馳名京津。20世紀60年代,縣內有王朝臣辣椒油、湯狀元辣椒油等數家作坊。80年代辣椒油廠家多達數十家。1984年經商業部谷物化學研究所鑒定,望都辣椒油完全符合國家衛生標準,被評為河北省優質產品,第三年被指定為中南海佐餐用品,望都辣椒油擺上了國宴餐桌。2002年,被命名為“河北辣椒之鄉”。望都辣醬選用優質鮮辣椒和大豆、芝麻、蠶豆為原料,佐以大蒜、鮮姜、白糖、味精,再加中草藥配制而成,具有色澤鮮艷、香味濃郁、辣味純正、涼熱皆宜等特點。
為促進辣椒產業的發展,望都縣制定了一系列鼓勵、扶持辣椒生產的優惠政策,走辣椒產業化發展之路。在曹家村、龍莊、中韓莊設有3個較大的辣椒交易市場,形成了輻射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購銷網絡,年經銷辣椒4000萬公斤,是我國北方最大的辣椒集散地之一。近年來,望都把辣椒產品深加工、開發新產品,實現產品增加值作為辣椒產業化主攻方向,實現了產品由單一型向多元化發展。全縣辣椒加工企業已達140多家,其中三資企業4家,先后研制開發出辣油、辣醬、辣絲、辣碎、辣圈、辣塊、辣粉、辣酥、泡椒等不同風味、不同工藝的3大系列70多個品種,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市場。2007年,全縣種植辣椒2100多公頃,產量1萬多噸,其中泡椒種植1300多公頃。
望都縣于1991年至1996年連續6年舉辦“中國望都辣椒節”,縣內文藝界人士和國內知名文化人士歡聚一堂,有力地推動了望都經濟發展,使望都辣椒這一品牌更加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