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9.1億元,同比增長11.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億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44.1億元,增長13.7%;第三產業增加值15.6億元,增長7.5%。民營經濟增加值53.6億元,同比增長12.1%。糧食總產量26.3萬噸,同比增長3.8%。棉花產量505噸,同比增長5.4%。財政收入4.4億元,同比增長18.6%;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5億元,同比增長1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8億元,同比增長17.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2.0億元。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30360元,同比增長12.3%。農民年人均純收入7748元,同比增長25.3%。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5.91元,同比增長12.1%。年末城鄉居民存款余額55.0億元,比年初增長11.7%。
【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全縣共有省市重點項目18個(省重點項目2個:匯佳,雙盛溫泉綜合旅游;市重點項目16個:立亞、帥康、綠谷、巨恒、金百瑞、龍華橡塑、娜雪箱包、地熱研發、昝崗建材市場,寶豐線纜、保定旭景、元泉物流、津海礦工、老年公寓、雄縣醫院、新起點),計劃總投資57.9億元,完成投資25.2億元,占總投資的43.5%。項目開工率、竣工率、投資完成率均超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匯佳塑料制品、龍華倉儲物流中心、新起點銅桿、娜雪箱包等4個項目提前竣工投產。
【城鎮建設】 突出“中國溫泉之鄉”特色,打造生態旅游城市,編制完成《雄縣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年)》、《雄縣縣城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雄縣溫泉湖周邊區域規劃》等四項規劃。實施了溫泉綜合旅游、城市基礎設施、民生事業和舊城改造等四大類十二項工程,總投資40.67億元。繼續實施雨污分流工程,主干道全部完成。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投入使用。以創建園林城鎮為契機,按照“統一組織、分級實施、全民動手、社會共建”的工作思路,植樹造林,建設一批精品綠地公園,提升城市品位,上半年全縣綠化工作獲全市平原縣第一名,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工作成績突出單位。建立城市管理聯席會議制度,集中開展城鎮容貌綜合整治活動,出臺《城鎮容貌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健全相關機制及長效措施。推行城區街道三級分類管理體制,落實“門前三包”管理辦法,實施“包衛生、包秩序、包綠化”制度,并落實到店,責任到人。制定《雄州路街道兩側既有建筑物整治景觀規劃》和《雄縣文昌大街街道景觀整治規劃》,按照規劃標準要求進行治理,開展一系列的專項治理活動,城市容貌明顯改觀。
【三農工作扎實推進】 加快新民居建設,完成13個省級示范村的建設任務。推進現代農業項目,投資4000余萬元,建成節水農田4.5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5萬畝,建成旱作農業示范基地一個。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進一步提升甘薯種植基地、優質糧生產基地、優質果品生產基地、無公害蔬菜基地等一批規模種植基地的建設水平。扶持專業村建設,依托傳統的紙花、塑料及塑料制品、箱包、制帽等產業,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發展專業村,在資金、用地、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和扶持,全縣各類專業村85個。全面落實惠農政策,發放糧食綜合補貼3288萬元,爭取上級良種補貼資金771萬元,投資2280萬元解決4.56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農村居民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生活環境明顯改善。
【招商引資邁出新步伐】 制定《關于鼓勵投資和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先后在北京、天津、廈門、廊坊等地組織開展一系列招商活動。通過開展招商月活動等形式,指導鄉鎮和部門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小團組招商。年內全縣共引進省外資金13.19億元,占市核任務的146.54%;引進技術項目20項,占市核任務的117.65%;引進人才681名,占市核任務的170.25%;外資實際利用亞行貸款60.5萬美元,占市核任務的11.86%。
【社會事業統籌發展】 穩步推進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爭取資金2482萬元,推進10個項目學校建設,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一學生摘取全市“文科狀元”桂冠并被北京大學錄取。醫改工作深入推進,累計投入600多萬元,落實藥品零差率銷售和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聘任工資。惠民計生擴面提質,累計投入170多萬元,“三優五助”政策得到全面落實。社保體系進一步完善,縣財政撥付1800萬元,落實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民政工作亮點突顯,農村低保管理模式在全省民政系統推廣,籌資1000余萬元,建成民政服務中心和70所農村幸福互助院,運作方式、推進措施、工作成效得到省市的一致好評。地熱利用采用先進的熱交換技術和回灌技術,地熱尾水大部分回灌原儲層,所有地熱井均實行自動化動態監測,開展示范綜合利用實驗,實現“取熱不取水”的可持續利用模式,取得可觀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雄縣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模式,在河北省乃至全國具有很好的典型性和示范作用。新增供熱面積60萬平方米,全縣地熱供暖總面積達到近200萬平方米。全面推進津保高鐵、大廣高速公路白洋淀支線建設,投資1500萬元對112國道、固雄線中岔河橋等路橋進行了維修或加固。完成燃氣入戶230戶,自來水入戶400戶。投資2200萬元完成了16個村、27.2公里的農村公路建設。
【社會安全環境明顯優化】 社會治安環境:完善裝備,強化保障,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42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86名,查處治安案件2046起,有效打擊了違法犯罪活動,凈化了社會環境。安全生產:全方位排查隱患,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開展了利劍”等一系列專項行動,對查出的問題一律整改,或查封取締,全年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食品安全監管:開展“安全餐桌行動”,重點對“地溝油”、餐飲單位酒類、面粉、肉制品、火鍋調料進行專項整治,查處餐飲服務環節和藥械違法違規案件195起,廣大群眾安全環境得到明顯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