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經濟概況 高新區以建設一流創新型特色園區為目標,緊緊圍繞“突出抓發展、重點抓項目、持續保穩定”主基調,大開發、大項目、大儲備、大招商、大融資主線統領全局,重點項目集中建設,電谷輻射帶動能力全面提升,國家級創新平臺不斷完善,電谷新區框架初具規模,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一主三次”主城區建設主力軍作用全面顯現,為“十二五”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911億元,同比增長1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3億元,同比增長7.24%;出口創匯31.2億美元,同比增長8.2%;財政收入25.8億元,同比增長16.6%;實際利用外資7011萬美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同比增長6.9%。工業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財政收入、實際利用外資在全市居于領先水平。
投資環境 積極打造融資擔保與風險投資平臺。財政出資5000萬元,成立了電谷融資擔保公司,重點扶植創新型項目;投資500萬元入股保定科銳特創業投資公司,促進風險投資與高新技術企業相結合,有效解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推進農行與宇能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爭取河北銀行對高新區中小企業的重點支持,組織完成省金融辦、河北證監局等部門對中小企業的考察和調研。積極申報代辦股份轉讓試點。與西部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等多家具備“新三板”資格的證券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推進代辦股份轉讓試點申報工作。依托國家政策平臺爭取資金支持。充分發揮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河北服務外包示范基地等國家、省級政策平臺優勢,爭取專項扶植資金,年內推進企業申報國際科技合作項目6項、河北省獲批中歐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合作項目3項,全部被保定高新區獲得、外貿公共服務平臺項目2項,累計申請支持資金2000萬元。積極落實金太陽工程補貼資金。在全國13個金太陽示范園區中始終保持建設進度領先,得到國家財政部等四部委高度評價。
招商引資 創新招商手段,強化政策激勵,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工作,推進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2011年高新區招商項目庫重點儲備跟蹤項目60余項,總投資近900億元,其中成熟待選址項目35項,總投資450億元,招商工作實現數量、質量雙突破。電谷品牌輻射力充分顯現。連續第五年成功舉辦中國電谷(香港)項目懇談會,簽約項目12個,總投資92.8億元人民幣,利用外資6.59億美元;依托5·18廊坊國際經貿洽談會、2011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中日綠色博覽會、深圳高交會等知名展會展示電谷品牌,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投資者關注。國際交流合作持續深化。先后開展赴日韓、臺灣等地小團組招商,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低碳發展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接待了丹佛斯公司、摩根大通代表團、阿拉伯21國使團等多個考察團,新能源領域國際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對接京津成效顯著。充分挖掘京津地區豐富商機,吸引京津資本,全年對接京津項目14項,實際引資18.93億元人民幣。招商政策服務不斷完善。積極發揮《招商引資獎勵辦法》的激勵引導作用,促進以商招商;堅持領辦代辦,建立完善了擬落地報批項目內部審批流程,優化審批環節,以高效優質的服務,推進項目落地建設。
中國電谷 始終堅持將項目建設作為保增長、促發展的核心,狠抓重點項目建設,大項目引領作用充分顯現;持續扶持中小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加速升級;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多元化產業層次不斷豐富。2011年,高新區產業項目509項,省市重點建設項目35項(在25個縣市區排名第一),總投資744億元;省市重點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1.6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115%。其中省市重點續建項目15項,總投資109億元;計劃新開工項目13項,開工在建項目8項;前期謀劃項目7項。戰略支撐項目加快建設。進一步完善重點項目管理機制,現場辦公、協調聯動,推動重點項目加快建設。總投資66億元的英利四期單晶項目竣工投產,光伏電池產能擴充到1.7GW;總投資183億元的巨力光伏電池與索具產業鏈項目、總投資16億元的惠陽科技園項目啟動建設,成為中國電谷新的戰略支撐;華北電力線材輸變電導線、勝強光伏PVC異型材等一批省市重點項目提前竣工投產,電谷產業集群不斷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集中建設。通過資金、政策、用地等全方位扶植,力促科技型、自主創新型中小企業做大做強。總投資超65億元的中國電谷2011年第一批16個重點項目集中奠基,科諾偉業等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天河電子激光雷達產業化、金陽光公司蓄電池板柵等項目竣工投產,中小企業步入快速發展新階段。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以文化創意、現代物流為代表的戰略新興產業加速崛起,多元化產業體系日益完善。動漫產業園已有18家企業進駐,欣欣然文化公司制作的《熊貓寶寶》獲第二批優秀國產動畫片獎,中安捷動漫公司制作的《成長征途》,在拉美15個國家同步播出;新材料產業形成新亮點,總投資12億元的樂凱新材料產業園一期竣工投產;商貿物流產業實現新突破,總投資4億元的保定國際保稅物流中心項目加快建設,填補了全市現代物流產業空白;北國先天下購物廣場提前竣工開業,投資10億元的紅星美凱龍(保定)家居廣場項目簽約,電谷中心商務區與北部新城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創新體系建設 以爭創國家級創新型特色園區為契機,全面推動園區實現創新與特色發展雙輪驅動,持續加大對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投入力度,引導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研發機構建設升級,區域創新體系步入全新發展階段。2011年初成功獲批“新能源與智能電網裝備創新型產業集群”。成為科技部首批41個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之一,保定高新區又增加一項國家級稱號。申報國家創新特色園區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科技部火炬中心通過了保定高新區建設國家級創新型特色園區規劃方案,有望2012年初正式批準。獲批后,將全面提升園區核心競爭力。高端創新平臺加快建設。風電、光電領域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均已啟動,兩個國家級檢測鑒定中心進展迅速,風能檢測中心獲批國家能源局“風能仿真與檢測認證技術重點實驗室”,14萬平方米大學科技園一期建成使用,國家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創新孵化體系全面升級。企業自主研發平臺加速升級。華翼風電成為河北省首批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公共服務示范機構,尤耐特公司獲批省企業技術中心,英利集團聯合華電、河大建立了“河北省光伏產業研究院”。強化激勵營造創新氛圍。出資183萬元獎勵2011年度創新型先進企業與納稅先進企業;持續加大新能源項目支持力度,對4個重點新能源產業項目給予可再生能源發展資金支持近億元。積極爭取國家創新基金支持。在成功獲批國家科技部“集群創新項目”基礎上,完成第二批36個項目申報評審工作,爭取創新基金2630萬元。高層次人才引進、管理和培養工作成績斐然。積極組織企業申報“燕趙友誼獎”、“河北省百人計劃”、“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等獎項,區內賽錫科技、英利集團多名專家入選;外專引智工作成績突出,獲評全市唯一“河北省引智示范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設步伐加快,英利集團、華仿科技兩家企業獲批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站管理細則、優惠政策、聯合培養協議等相關制度全面建立,高端人才培養與創新環境日趨完善。大力實施名牌戰略。開展“質量興區”活動,2011年內申報省名牌、省優質產品企業7家,位居全市前列,啟動申報“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工作。
新區開發 進一步完善電谷新區專項規劃,全力推進電谷供熱站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朝陽大街北延等重點路網建設,科學規劃、點線結合,新區開發全面啟動。電谷新區規劃不斷深入。完成電谷新區供電線路現狀普查、電谷二期村莊改造專項規劃編制,配合市政府完成北部新城概念性總體規劃編制,積極推進電谷新區城市設計、綠化景觀等專項規劃與全市北部新城總規緊密銜接。新區重大基礎設施架構初具形態。克服資金緊張、工期緊迫等多重困難,全力以赴推進供熱工程建設,電谷新區供熱站工程和一二期熱網工程按時竣工交付使用,確保了園區企業冬季用熱;創新供水運營模式,與市供水總公司簽署《高新區供水管網建設及經營管理協議》,獨立運營的高新區供水公司正式成立;路網建設全面鋪開。年內11條道路開工建設,總投資2億元;按計劃完成市重點朝陽大街北延雨污水工程,全力確保路面施工順利進行;火炬路、風能大街竣工通車;華光路、旭陽路、向陽大街北延、北二環輔路等多條道路工程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順利推進。立足電谷新區發展全局,結合土地整體預征、基礎設施建設、新民居建設工作,統籌兼顧、平衡利益,編制完成全區城中村改造規劃方案,制定了實施辦法,規范指導城中村改造工作;年內推進西南韓、花莊、中南韓、小次韓和東南韓等5個村列入全市改造計劃,其中西南韓村改造進展迅速,安置房建設已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