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昆(1863~1901)祖籍易縣沙江村,其父自幼遷居周家莊。周老昆出身農家,家有田40余畝,以種煙為業。因自幼好學武術,先在本村少林會學習武術,又與獨樂村武師學少林拳。他身材魁梧,善使雙刀,沉默寡言。一次,因在西山北集市上賣煙被天主教徒毆打,而棄家去學義和拳。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學成后返鄉,并在保定、滿城、完縣(今順平)一帶串聯武林人士,策劃成立義和團。他曾秘密回家聯絡同鄉鋪團,因被州衙捕快抄捕而逃走。
光緒二十六年(1900)春,周老昆率部分義和團入駐保定南關,被尊稱為“周大元帥”。周在保定一帶指揮團眾焚毀教堂,拆洋行,并殺死一傳教士莫姑娘等。這時清政府對義和團改剿為撫。周老昆被直隸總督裕祿任為保定府團練督察使,賜三品頂戴、黃馬褂。5月,他指揮團眾北征,沿途拆鐵路,割電線,燒洋貨,毀教堂,殺教士,懲豪棍,并參加攻打北京東郊民巷使館、西什庫教堂等戰斗。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后,撤出北京,轉移至唐縣、完縣山區。同年8月,英、法、德、意聯軍陷保定府,周率團眾在保定南郊、西郊、方順橋等處抗擊聯軍。9月,周老昆率團眾數百人在易州西南部南管頭村南觀音堂駐扎,被聯軍千余人追剿包圍。突圍后,周率余部在保定西部山區堅持游擊戰,在易縣、滿城、完縣、唐縣等地襲擊侵略軍。9月下旬,在易縣車灘口戰斗中,團眾化整為零,利用狼牙山險竣地形,用冷槍飛石襲擊敵人,斃傷聯軍30余人。冬季,又在上、下隘剎,石家統,陳家會一帶作戰。
光緒二十七年(1901)初,周老昆在支鍋石、甘河一帶連續與聯軍作戰。聯軍氣急敗壞,于農歷二月初二到周莊燒毀200余戶700多間房。侵略者逼迫清軍圍剿這一“心腹之患”。是年夏,淮軍統領史榮與完縣知縣設計捉拿周老昆,誘騙周來軍營“密談抗敵事宜”。周老昆對清兵抗洋還抱有幻想,未防其暗算,僅帶親從數人到完縣清兵大營,史某以議軍情機密為由將周的隨從遣至別處,周老昆坦然入帳議事。當其倦怠休息之際,帳內伏兵四起,周不及還手,死于清軍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