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銓(1595~1672)字伯衡,又字振鷺。涿州人。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中進士,選庶吉士,改翰林院檢討。天啟五年(1625),與宦官魏忠賢勾結,參與殺害楊漣、熊廷弼等人,以禮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內閣,不久即晉尚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次年即被罷官,以閹逆案論罪,贖為民。
順治元年(1644),清兵入關,攝政王多爾袞以書征召,恢復大學士職銜,入內院佐理機務,與洪承疇上疏請恢復明朝票擬舊制,又 與謝陛等設定郊社、宗廟樂章。順治二年至七年(1645~1650),先后“總裁明史”,兩任會試正考官,出任《清太宗實錄》總裁官。順治六年(1649),被加授太傅兼太子太保。順治七年(1650)十二月,多爾袞死后,順治皇帝親政,馮銓被趕出朝廷。兩年后又被順治皇帝以“國家用人,使功不如使過”為由而起用,并深受倚重。順治十二年(1655),又被授予少師兼太子太師銜,并擔任《太師圣訓》等總裁官。卒謚“文敏”。
馮銓藏有譽為稀世之寶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墨本,并將此帖連同其他名人字帖刻為《快雪堂法帖》??滴跏四辏?679),其子馮源濟將《快雪時晴帖》呈獻康熙皇帝。乾隆時,此貼成為宮內《三希堂》第一珍品。馮銓著有《瀛洲賦》和《獨鹿山房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