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以樟(1608~1665)字公狄,號鷦林。清苑人。與其兄以棻、弟以桂,都知名于世,當時號“三梁”。而以樟更加出眾,8歲在家塾讀書時,墻壁開裂,他作《壁裂歌》:“壁猛裂,龍驚出。”見者都十分驚奇。16歲補弟子員,受到左光斗的賞識。
明崇禎十二年(1639)鄉試第一,第二年中進士。命試騎射,進士都是書生,沒有練習過,只有梁以樟躍馬彎弓,連發三箭,箭靶應聲而破,觀者為之驚嘆。授河南太康知縣。當時正值明末,朝政腐敗,加之河南旱蝗災相加,百姓無法生活,以至人相食,起義此伏彼起,四處劫掠的小股武裝比比皆是。不少人認為梁以樟去上任是危險的,只有僉都御史史可法認為他有經世的才略,勸他去赴行。到任后,練鄉勇,修城堡,嚴保甲,招募敢死士,用半年時間剿平境內的幾十個打家劫舍的小股武裝。他奉調商丘,當時李自成攻開封,未能攻破,于是東攻歸德府(治今河南商丘)。梁以樟率軍民守城血戰三晝夜,城被攻破,梁以樟妻張氏率家人30口自焚死。梁以樟也受重傷,昏死于亂尸之中,蘇醒后被商民救出,逃至安徽。他曾數次上書南明小朝廷,建議始終得不到回應,他憂憤成疾。史可法薦舉他為兵部職方司主事,不久,揚州陷于清兵,史可法被殺。以樟遂與兄以棻隱居寶應的葭湖,買田數十畝,躬耕自給。
清初,召用明臣,梁以樟才37歲,朝廷權貴致書勸他入清為官,他不赴。自筑一室,取名“忍冬軒”,每天與孫爾靜等在內講學,與當地名士相過從。晚年與喬出塵、陳鈺、朱克生、劉中柱結成文字社。逝后,鄉人王潔、王源兄弟集其理學、經濟諸書及詩、古文合為一編,稱《梁鷦林先生全書》,傳世的僅有《卬否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