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銓(生卒不詳)字次公。高陽西莊村人,孫承宗長子。由縣學恩選為國子監生肄業,授山東高苑令。在任廉能有聲,擒大盜,捍孤城,興利除害,贏得高苑縣民眾一致稱頌。崇禎十一年(1638)十一月,其父孫承宗殉節,孫銓奔喪故里,凡遇難親屬40余人均賴其辦理。孫銓于顛沛之中,草草治喪完畢,立即赴京向朝廷請求撫恤。朝廷念清兵破高陽,慘及孫氏闔門,首命優卹。但因首輔薛國觀從中阻撓,很長時間撫恤得不到落實,孫銓無奈只好叩見皇帝直陳,禮部方始題覆,國家為孫承宗按例祭葬,幸存婦孺得到了安置。
孫銓天性孝友,操行持重。居家節儉樸素,從不想被人看做是顯貴之后。但凡遇軍國大事,則帶頭倡議,即使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母親王夫人患病,他衣不解帶,親自熬湯煎藥,朝夕侍候在旁。妹妹出嫁時,暫且放棄為女兒置辦嫁妝,拿出積蓄幫助妹妹操辦婚事。其父在世時曾兩次督師薊遼,孫銓前往探望,其父部下有人向孫銓出重金行賄,以求疏通官職,孫銓嚴詞拒絕。高陽城原是土城,縣令與他商議,以磚砌城。孫銓帶頭捐磚20萬塊,縣內富賈多為應和,不久全城皆用磚裹。使者告諸朝廷,朝廷特命建坊以紀。孫銓編纂完成《高陽太傅孫文正公年譜》后,不久逝世。高陽縣和高苑都曾建名宦祠來祭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