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觀(?~1522)字士賓。雄縣人。侯瓚的兒子。明成化十四年(1478)中進士,第二年授為河南登封縣令,他勤政愛民,撫恤孤寡,革除多年弊政。有一惡霸橫行鄉里,作惡多端,無人敢惹,人們把他比作“惡虎”。侯觀經過明察暗訪,獲得證據,將其繩之以法,為百姓除了一大害。十八年(1482)登封大旱,又鬧瘟疫,侯觀登上中岳嵩山,為民祈雨消災,甘愿以身贖罪,換取甘霖。不久天降大雨,旱情解除,瘟疫也消除,莊稼獲得豐收。二十年(1484)又是大旱,百姓流離,餓殍枕籍道路,侯觀打開糧倉賑濟災民,使百姓得以活命,得到人們的交口稱贊,推薦到朝廷。朝廷打算升他為御史,但因他父親正任兵部侍郎,按回避制度,他不得任御史,于是授戶部主事。
弘治二年(1489),淮南徐州地區鬧水災,侯觀奉命往問百姓疾苦,奏免租稅差役,九年(1496)升員外郎,進郎中,十四年(1501)行河督漕運,令行禁止,保證了漕運。十八年(1505),升南京太仆寺少卿。正德五年(1510),改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七年(1512)升戶部右侍郎,總督京通倉場。后隨武宗北巡應州,回朝后賜緋魚衣三襲,蔭庇一子世代為官。十四年(1519)升戶部尚書,仍總督倉場。疏請裁減冗員,停工役,以實京儲,皇帝讓廷臣集議,都認為他說得對。明世宗即位后,侯觀以年老請求退休,經四次請求才被批準。去世后,贈太子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