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舜元(生卒不詳)字伯才。望都人。明嘉靖八年(1529)中進士,任吳縣知縣。吳縣為富庶之鄉,賦稅甲天下,縣內豪右為把持斂收賦稅的肥缺,每任縣令剛到任,就以重金賄賂。張舜元到任后,即拒賄金,改革收取織造戶稅金的方法,公開價格,減少中間環節。對土地稅則無論貧富,按額征收。對橫行鄉里的豪右嚴懲不貸,縣內出現了豪右斂跡、平民樂業的局面,因政績擢升為吏部稽勛主事。離縣時民眾遮道挽留,立生祠祭祀。后因遭讒,左遷為鳳陽府判,到任伊始即迅速審結一人失其婦、株連無數且久拖不決的積案,被時人譽為“張青天”。再上調為戶部主事,旋轉戶部員外郎。
當時權臣嚴嵩的爪牙仗勢截留國賦,張舜元立限催繳,3個月內征收20萬石。又遷廣東司郎中兼視司篆,因上條陳“富國十三事”,評定百官優劣,違忤了嚴嵩,外補為河南左參議。義不媚嵩,最終罷官歸里。仍以民為念,撫恤孤寡,為民請得免去荒地稅,并減少州廠翟城役及薪庫役的費用,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縣民的負擔。災年自己出資辦粥廠賑災,對餓斃者施以蘆席掩埋,享譽縣里。晚年號“堯山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