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景旸(1427~1506)字時中。高陽東王草莊村人。明景泰五年(1454)中進士,授職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在職期間,諫論時弊,直言不諱;彈劾污罔,不避權(quán)要。但勤慎明大體,監(jiān)察不苛求完美無缺。天順二年(1458),條陳兵事,詳盡有據(jù),舉薦大將韓斌。是年,因病疏請改命劉釪代理自己的職務(wù)。山東僉事胡鼎連上奏章,說田景旸病愈,請留勿代。左都御史寇深亦疏陳:巡按之職,非才干者不能勝任,懇請仍以景旸留任。皇帝準(zhǔn)奏。
天順五年(1461),曹欽舉兵叛亂,田景旸討伐叛兵有功,補大理寺左丞。歷任大理寺右卿、左卿。成化十五年(1479),升任大理寺卿。到任伊始,首先詳細審查前任所定獄案,凡屬冤假錯案者,均給予平反昭雪,全活眾多無辜者。成化二十一年(1485),上疏陳事:內(nèi)外刑獄反復(fù)不決,有的甚至拖延四五年之久,卻不具備定罪條件,致使許多無辜死于非命。建議對案件,有司主事者應(yīng)親自審問決斷,不得轉(zhuǎn)委拖延。另有災(zāi)民賑恤、邊糧供給等事,均提出自己的主張和改進意見,都被皇帝采納。當(dāng)時一些朝廷諫臣對田景旸表示不滿,私下議論紛紛。為此,田景旸上疏請求辭職歸鄉(xiāng)。此后隱居鄉(xiāng)間20年,謝絕世事,吟詠自適。后起用為禮部尚書。逝后謚“文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