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禮(1226~1288)字敬之。原籍河南開封,金元之際移家完州(治今順平)。劉好禮少年時就喜歡讀書,元憲宗時廉訪府辟為參議。憲宗五年(1255),改永興府(治今河北涿鹿)達魯花赤。至元元年(1264),因侍儀廉希逸的推薦被世祖召見,上言舉薦人材數事,得到世祖的嘉許。至元五年(1268),應詔建言:“凡有司奏請,宜先啟皇太子,俾得閱習庶政,以為社稷生民之福。陜西重地,宜封皇子諸王以鎮之。創筑都城,宜給直以市民地。選格不宜以中統三年為限,后是者不錄?!被实鄄杉{他的意見,敕令中書施行。
至元七年(1271),遷益蘭州(在今俄羅斯圖瓦共和國境內)等五部斷事官,仿照古代的都護,治益蘭。這地方的人們不知陶冶,水上沒有船舶往來。劉好禮請朝廷派來工匠,教人們燒陶造船,給人們帶來很大便利。至元十年(1273),北方諸王叛亂,把好禮抓住,差點將其處死,叛王的大將以好禮善應對,才放了他。
至元十七年(1280)春,劉好禮率眾逃至別部,又遇叛軍,被迫西越雪峨嶺,以衣服賂叛王千戶,東出鐵壁山口,間道南下,跟從者陸續達近千人。到七月,終于見到元朝戍邊的軍隊。入見皇帝后,賜給他錢糧。十八年(1281),授嘉議大夫、澧州路(治今湖南澧縣)總管。十九年(1282),入為刑部尚書,不久改禮部,又改吏部。劉好禮向中書建言:“象力最巨,皇帝往返兩都,乘輿象駕,萬一有變,從者雖多,力何能及?!辈痪茫篌@,差點傷了從者。二十一年(1284),出任北京路(治今內蒙古寧城西北)總管,再入朝任戶部尚書。